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正保婦幼課堂 > 嬰幼兒早教系列課程 > 正文

早教不可一味填充知識,這幾大要點要做到!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早教對寶寶的智力和身體發(fā)育都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好的早教更是讓寶寶一生受益!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恕?strong>早教不可一味填充知識,這幾大要點要做到!”這篇文章,家長們一起來看看吧!解更多個更全的早教注意事項以及相關信息,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wǎng)!

在和早教有關的話題之下,經(jīng)??吹皆S多年輕父母的調(diào)侃:我家寶寶馬上三歲了,還不會讀英語怎么辦?我的孩子剛上小學,在家里不聽父母的話,在學校又和同學吵架,怎么教孩子從小學會人際關系管理……當我們在談論育兒的時候,其實有時忽略掉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東西,怎樣的東西對孩子而言是更需要的?

不是昂貴的樂高玩具,不是一節(jié)上萬塊的特長培訓班,也不是寒暑假帶孩子飛往世界名勝景點打卡——開闊視野固然是好的,但當我們大談特談教育這個詞,其實我們就已偏離了教育本身。正如莫言在一次演講中所提的: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并不是復雜的東西,家長要取得好的教育成效,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準則。

循序漸進是良策

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很多精力來灌溉。這個時間線可能是相對漫長的,不一定在短期之內(nèi)就能收到成效。尤其是藝術(shù)類的學習,首先需要經(jīng)年累月不間斷地打基礎功??偟膩碚f,孩子如果確實有興趣,就讓他們持之以恒地保持學習。常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孩子的教育之路,其實是雙方的毅力戰(zhàn)。

種子播下去要有等待樹苗發(fā)芽抽條的等待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家長發(fā)現(xiàn)有偏差的地方應及時糾正過來,該在場時做好協(xié)助工作。孩子的主場交由孩子去發(fā)揮,耐心是灌溉一切種子最好的養(yǎng)料。

因材施教乃重中之重

不同孩子的興趣和擅長的思維模式千差萬別,有人喜歡奧數(shù),不喜歡鋼琴與繪畫,那么就不應該一股腦兒地給孩子報滿所有的素質(zhì)拓展班。教育之本,因材施教也。大家都熟知,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而已。所以,家長不要看到孩子成績提不上去就憂心忡忡,幫助孩子一起探索他們的興趣點,才是更加可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長為孩子作出的選擇與孩子喜好相悖,先了解清楚再一同商討。為孩子做決定時,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態(tài)度的人。

保護孩子的自我邊界

這是很多家長在早教階段容易犯的另一個問題——親子關系不適當。孩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人格體現(xiàn)在他們的意愿中。固然不是所有意愿都應得到滿足,但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的需求,家長要能夠考慮到孩子為何提出這樣的要求。孩子的喜好和習性也應得到尊重和維護。

很多親子關系在十幾二十年后惡化,但其實早教階段就已出現(xiàn)了征兆。所以,家長在人格上應當發(fā)自內(nèi)心認同孩子與自己平等,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親子關系才可能良性和諧。

人際交往亦是必要項

這往往是著急的家長容易忽略的一項,但對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應與技能興趣的培養(yǎng)同步。如果一味注重后者而忽略前者,可能讓孩子的人際交往影響到日常學習生活。

人際交往需要良好的觀察力,有些孩子可能天生觀察力敏銳,但觀察之后的反饋和結(jié)論需要家長協(xié)助孩子完成。在早教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還相對薄弱,所認知的人和事物也有限。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建立基本人際交往能力時,有必要先告訴一些基本概念,如語言的措辭,禮儀的運用等等。

互動陪伴不可或缺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需要父母關心,尤其是早期建立對世界的認知和理念時,家長恰當?shù)囊龑c鼓勵是很關鍵的。但有些家長可能會忽略了這一點,其實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并不只是在課程學習上,幼兒對親子互動的需求可能是相對隱形的,所以往往會被家長放在基礎和拓展學習之后。

走出書房,放下手機,周末時間父母帶上孩子去野餐、徒步、觀光,在和陌生人的點滴交談中,在孩子的好奇心被風景吸引時,無論父母還是家長,都在這樣的過程中舒展心情,打開心扉,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未嘗不可。

關于“早教不可一味填充知識,這幾大要點要做到!”的問題,大家都了解了嗎?了解更多幼兒教育信息,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wǎng)!

相關鏈接:

婦幼課堂嬰幼兒早教系列課程選課指南及介紹

婦幼課堂早教課程:搭積木對寶寶有哪些好處?

早教:如何教育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好習慣?

退出
特別推薦
官方微信公眾號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掃二維碼關注“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推送的圖片,并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歡迎合作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