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7.0

安卓版本:8.7.0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醫(yī)師資格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Yishimed66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醫(yī)師資格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醫(yī)師資格考試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醫(yī)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其他信息
技能全能包

中醫(yī)《中醫(yī)傷科學》第七章:常見骨折病證的治療(12)

2007-04-27 16:42 來源:
打印
字體:

  【下肢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

  【基本概述】

  股骨轉子間骨折又叫股骨粗隆間骨折。相對于股骨頸骨折者少見。多見于老年人,平均年齡要比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大5~6歲。股骨轉子間部血液供應豐富,因此很少發(fā)生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壞死,其預后遠較股骨頸骨折為佳。

  【病因病理】

  發(fā)病機理與股骨頸骨折大致相同。

  骨折分型:根據(jù)骨折線的方向和位置臨床上可分三型:

  順轉子間骨折骨折線自大粗隆頂點的上方或稍下方開始,斜向內下方走行,到達小粗隆的上方,骨折線的走行方向大致與粗隆間線或粗隆間嵴平行。小粗隆或保持完整或成為游離骨片,但股骨上端內側骨支柱仍保持完整,因此髖內翻不嚴重,遠端因下肢重量而輕度外旋。若小粗隆為游離骨塊且股骨內側骨支柱破碎則為順粗隆粉碎型,該型髖內翻嚴重,遠端明顯上移外旋[如圖①].

  反轉子間骨折骨折線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內上方走行,到達小粗隆上方,骨折線的走行方向與粗隆間線大致垂直。骨折近端因外展肌及外旋肌的收縮而外展、外旋,遠端因內收肌與髂腰肌的牽拉而向內、向上移位[如圖②].

  轉子下骨折骨折線經(jīng)過大小粗隆的下方,為橫型、斜型、鋸齒型或粉碎型,骨折近端可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遠端向內并外旋移位[如圖③].

  【診斷要點】

  1. 患者多為老年人,有髖部外傷史。

  2. 髖部疼痛、腫脹明顯,有瘀斑。

  3. 髖關節(jié)功能活動喪失,如拒絕活動患肢、不能站立或行走。

  4. 患肢明顯短縮且外旋、內收畸形。

  5. X線檢查可明確骨折部位與類型。

  【治療方法】

  無移位的骨折可采用“丁字鞋”制動,使患肢保持在外展中立位。在臥床期間患者可隨時坐起,但要注意“三不”:不盤腿,不側臥,不負重;六周后可架雙拐下地練習行走,待骨折愈合后,患肢才能負重。

  有移位的骨折應以糾正髖內翻及短肢畸形為主。移位不多的穩(wěn)定性骨折可行皮膚牽引治療,牽引重量為2~4公斤,患肢放在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如圖],6周后去掉皮牽引,不負重下地活動,骨折愈合后開始負重。

  移位較多的不穩(wěn)定骨折,如果患者身體健康,可采用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牽引重量一般為體重的1/7~1/6,同時患肢外展中立位[如圖],定期拍床頭X線片,觀察外展角度,調整牽引重量,8周~10周后可解除牽引,不負重下地活動,骨折愈合后開始負重。

  藥物治療

  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老年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要細心觀察,不能麻痹大意,強調整體觀念,對老年患者應把保存生命放在首位。

  【預后】

  從整體看,患者均為高齡老人,長期臥床易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各項并發(fā)癥,因此死亡率較高。

  從骨折局部來看,預后較好。因為粗隆部血運良好,骨折不愈合者較少,也很少發(fā)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但是不穩(wěn)定性骨折,易發(fā)生髖內翻畸形,以致患肢短縮,大粗隆上移,臀肌松弛跛行。但患者多為高齡老人,體力勞動不多,輕度髖內翻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

  【基本概述】

  股骨干骨折包括粗隆下到股骨髁上之間的股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青壯年及兒童多見,且以10歲以下兒童最多見。

  【解剖特點】

  股骨是人體中最長的管狀骨,骨干由厚而堅強的圓柱形皮質骨構成。骨干表面光滑,后方有一粗線,為肌肉附著處,在手術切開時用作對位的標志[如圖].骨干的髓腔略呈圓形,上中1/3的內徑大體均勻一致,有利于髓內釘?shù)淖饔?。股骨干有輕度向前向外突出的弧度,這樣有利于股四頭肌發(fā)揮其伸膝作用,整復骨折時應盡可能保持此弧度。

  股骨干周圍有三組豐厚的肌肉包圍,伸肌群(股四頭肌)最大,由股神經(jīng)支配;屈肌群次之,由坐骨神經(jīng)支配;內收肌群最小,由閉孔神經(jīng)支配。由于肌群太厚,股骨干的直徑較小,單純外固定不可能保持骨折整復后的位置。所以除不全骨折外,手法復位、夾板固定后應加用牽引治療。

  在股骨干周圍的肌群中,伸屈肌群互相拮抗保持平衡,但卻沒有足以與內收肌群相對抗的外展肌群(僅為臀中、小肌,位于臀部附著在大粗隆上,不足以與內收肌拮抗),所以骨折遠端有內收移位的傾向。當骨折對位后,又經(jīng)常有向外側凸出成角的傾向,因此在骨折治療中,要注意糾正和防止這種傾向。

  內收肌群收縮所引起的杠桿作用非常大,甚至在切開復位行內固定術后還要根據(jù)情況加用石膏褲或皮膚牽引,否則鋼板可以彎曲甚至折斷,螺絲釘則可能被拔出。

  股動、靜脈從腹股溝韌帶下方出來以后,先在股鞘中,然后在內收肌管中下行,與股骨干相距較遠,且有肌肉相隔,因此在上、中1/3骨折時,不易傷及股動、靜脈。當股動、靜脈穿過內收肌管,轉至腘窩部時,即走行在下1/3的后方,因此當下1/3骨折,斷端向后成角時,很容易傷及股動、靜脈。

  【病因病理】

  股骨干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引起。如高處墜落,車禍或受重物打擊等暴力形式。

  直接暴力引起的多為橫斷或粉碎骨折,間接暴力引起的多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兒童則可能為不全或青枝骨折。

  一般健康人的股骨干比較堅強,非強大暴力不易造成骨折,因此,骨折斷端移位明顯,軟組織損傷也比較明顯,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內出血多的可達 500~1500毫升,加之疼痛劇烈,故早期可出現(xiàn)休克現(xiàn)象。股骨干下1/3骨折還有損傷腘動、靜脈的危險。股骨干骨折多發(fā)生于中段,除不全骨折或青枝骨折外,均為不穩(wěn)定性骨折。

  骨折斷端因受暴力作用,肌肉收縮及下肢本身的重力和搬運的影響,可以發(fā)生各種不同的典型移位[如圖].

  1.股骨干上1/3骨折:移位方向有規(guī)律。

  骨折近段——由于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牽拉而產(chǎn)生屈曲、外展、外旋移位。

  骨折遠端——由于內收肌群的牽拉而向后、上、內移位。

  2.股骨干中1/3骨折:兩骨折端除有重疊外,移位無規(guī)律,因暴力方向而異。若骨折斷端尚有接觸而無重疊時,因內收肌群牽拉而向外成角。

  3.股骨干下1/3骨折:因膝關節(jié)囊及腓腸肌牽拉,骨折遠端往往向后傾斜,有損傷腘動、靜脈及坐骨神經(jīng)的危險。

  【診斷要點】

  1. 癥狀:局部腫脹、疼痛、壓痛、功能活動喪失。

  2. 體征:患肢短縮、成角及旋轉畸形,有骨擦音、異?;顒?,縱軸叩擊痛陽性。

  3. 有末梢血運障礙者應考慮為血管神經(jīng)損傷。

  4. X線片可明確骨折的類型及移位的方向。

  【治療方法】

  1. 急救處理

  股骨干骨折的治療應開始于急救處理階段。因下肢重而長,杠桿作用大,如果不適當?shù)陌徇\和扭動能引起更多的軟組織損傷。現(xiàn)場嚴禁給傷員脫鞋、脫褲或作不必要的檢查。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患肢與健肢用布條或繃帶綁在一起,急送醫(yī)院。如有合適的木板可在患肢的內外側各放一木板,內側抵住會陰部,外側超過骨盆平面,用布條捆綁住,固定時仍不要脫鞋、脫褲。有一人應抓住患踝略加牽引。

  2. 治療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手法復位、夾板固定配合持續(xù)牽引;持續(xù)牽引復位加夾板固定;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整復方法

  患者仰臥位,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雙手握小腿上段,順勢拔伸,并徐徐將患肢屈髖90°,屈膝90°,沿股骨縱軸方向用力牽引,矯正重疊移位后,再按骨折不同部位分別采用以下手法。

  上1/3骨折:將患肢外展,并略加外旋,然后由助手握近端向后擠按,術者握住遠端由后向前端提。

  中1/3骨折:將患肢外展,同時以手自斷端的外側向內擠壓,然后以雙手在斷端

  前后、內外夾擠。

  下1/3骨折:在維持牽引下,膝關節(jié)徐徐屈曲,并以緊擠在腘窩內的雙手作支點將骨折遠端向近端推送[如圖].

  若股骨干骨折重疊移位較多,手法牽引未能完全矯正時,可用折頂?shù)氖址?;若斜行、螺?a href="http://m.hongpingguo3.cn/jibing/guzhe/" target="_blank" title="骨折" class="hotLink">骨折呈背向移位者,可用回旋手法矯正;若側方移位較多,可用端提捺正的手法進行矯正。

 ?。?)固定方法

  兒童股骨干骨折:由于兒童生長能力強,塑形能力大,其生長速度也較成人快,故在治療過程中主要糾正和防止成角和旋轉兩種畸形即可。其治療方法與成人略有不同。

  法一:竹簾固定法:對于無移位或移位不多的新生兒產(chǎn)傷骨折,僅將患肢用竹簾固定2周~3周即可,或用軟紙板固定。移位較大或成角大的可略加牽引,復位后再行竹簾固定。

  法二:懸吊皮牽引:適用于3歲以下兒童??捎谜掣嗨臈l分別貼在兩下肢內、外側,長度應達大腿根部,患、健兩側同時牽引,兩腿同時垂直上吊,其重量以患兒臀部稍離床為度,健側應稍重于患側。牽引數(shù)日待疼痛消失后患兒開始在床上轉動,為了防止骨折斷端向外成角,可使患兒面向健側躺臥,牽引時間約為3周,后期改用木板外固定2周~3周[如圖].

  法三:水平皮牽引:又叫魯色爾氏牽引(Russell),適用于4歲~8歲的患兒,牽引重量為2公斤~3公斤,時間為4周左右。

  成人股骨干骨折的固定方法

  手法整復、骨牽引、夾板固定:適用于橫斷骨折。此法復位滿意,愈合快,功能恢復好。

  骨牽引:股骨髁上牽引——適用于股骨干中1/3及遠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適用于上1/3及遠端向前移位的下1/3骨折。

  固定后上1/3骨折應置于屈髖外展位;中1/3骨折應置于外展中立位;下1/3骨折應置于屈髖屈膝中立位。

  (3)練功療法

  較大兒童、成人患者的練功活動應從復位第2天開始,先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及踝關節(jié)、跖趾關節(jié)屈伸活動[如圖①],如小腿出現(xiàn)腫脹可適當配合按摩;從第3周起用健足蹬床,以兩手扶床練習抬臀,使身體離開床面,以達到使髖、膝關節(jié)開始活動的目的[如圖②];第5周開始則可兩手提桿,健足踩在床上支撐、收腹、抬臀,臀部完全離床,使身體、大腿與小腿成一平線,以加大髖、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如圖③].拍攝X線片證實骨折端無移位,可從第7周開始扶床架練習站立[如下圖④].解除牽引后對上1/3骨折加用外展夾板以防止內收成角,在床上活動1周后即可扶雙拐下地作患肢不負重的步行鍛煉。經(jīng)X線片證實骨折端穩(wěn)定,有連續(xù)骨痂時,或改用單拐,之后1周~2周后方可棄拐步行。X線檢查若骨折無異常變化,且愈合較好,方可解除外固定。

 ?。?)藥物治療

  按骨折三期用藥原則辨證用藥。

題庫小程序

  • 距2025中醫(yī)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還有?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 輔導課程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備考方案,供你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199
復購¥159.2
查看詳情
醫(yī)學題庫小程序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