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心臟病 > 正文

新冠疫苗已經開始接種,心血管疾病患者能不能打?

2021-02-25 10:56 醫(yī)學教育網
|

新冠疫苗已經開始接種,心血管疾病患者能不能打?為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相關內容如下,供參考。

01、新冠疫苗來了,到底要不要打?

中國當前在全球屬于新冠疫情的低流行區(qū),除了境外輸入病例外,本土病例屬于散發(fā)狀態(tài),這與我國政府和人民在過去一年中的持續(xù)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人群暴露的風險相對較低,通過有效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等措施完全能夠實現日常預防,那么接種新冠疫苗的潛在獲益就相對有限。

02、開展新冠疫苗緊急接種重點人群包括哪些?

第一步主要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醫(y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qū)工作、學習的人員。

第二步,隨著疫苗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疫苗投入使用。

03、接種對象有哪些情況應暫緩接種新冠疫苗?

目前階段,以下情況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疫苗:

(1)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59歲;

(2)已知或懷疑患有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惡性腫瘤者;

(3)對疫苗中任何成分過敏者,既往發(fā)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蕁麻疹、皮膚濕疹、呼吸困難、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腹痛者;

(4)發(fā)熱者、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病期者;

(5)妊娠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接種 3 個月內有生育計劃;

(6)有驚厥、癲癇、腦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綜合癥病史者;

(7)已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

(8)使用抗腫瘤藥物等免疫調節(jié)劑者;

(9)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10)臨床醫(yī)師或接種工作人員認為不適合接種者。

具體以疫苗說明書為準。

04、有糖尿病/手術/哮喘/風濕史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目前用于緊急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說明書中指出,個人患慢性疾病者慎用,慢性疾病急性發(fā)作者禁忌接種。

鑒于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癥和死亡高危人群,需要對慢性病患者在非發(fā)作期接種新冠疫苗。

05、新冠疫苗打幾針?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全程共需接種2針,每針間隔時間為4周。

06、新冠疫苗能不能和HPV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其他疫苗一起接種?

理論上說,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間應該不具有交叉反應,而且目前國內所有可及的新冠疫苗均為滅活疫苗,相對來說安全性也較好。

不過,對于新冠疫苗這個疫苗家族新成員,因此建議在技術指南等文件明確之前,暫不建議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但是有如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種狂犬疫苗、其他外傷需接種破傷風疫苗者,應優(yōu)先接種。

14天內接種其他滅活疫苗,28天內接種減毒活疫苗者,暫緩接種新冠疫苗。

07、接種新冠疫苗后,核酸檢測會呈陽性嗎?

不會。

核酸檢測的是新冠病毒抗原,本疫苗為滅活疫苗,是一種“被殺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復制力,故接種后不會導致患新冠肺炎,也不會因接種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08、接種新冠疫苗后還需做核酸檢測嗎?接種證明能否替代核酸檢測報告?

接種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風險,但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必要時仍應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核酸檢測。

09、接種新冠疫苗后,出入境檢查血清抗體呈陽性怎么辦?

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新冠滅活疫苗緊急接種者在國內外醫(yī)學檢查中,如遇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核酸檢測等其他檢查結果為陰性,可聲明已接種疫苗并出示接種證,以便相關機構鑒別診斷。

10、打了新冠疫苗,還要繼續(xù)戴口罩嗎?

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少數人接種后仍可能不產生保護力或者發(fā)病。

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預防新冠病毒感染,不能把寶全押在疫苗上。

我們仍需牢記——

“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離、個人衛(wèi)生

“防護五還要”: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

新冠疫苗已經開始接種,心血管疾病患者能不能打?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疾病防治方法及相關科普知識,敬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