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缺鐵性貧血實驗室檢查的特點-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內容,有很多考生都很關注,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一)紅細胞形態(tài) 紅細胞體積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區(qū)擴大,MCV、MCH、MCHC值均降低。
(二)骨髓鐵染色 骨髓小粒中的鐵稱細胞外鐵,幼紅細胞內的鐵顆粒稱細胞內鐵或鐵粒幼細胞。缺鐵性貧血時細胞外鐵消失,鐵粒幼細胞減少。
(三)血清鐵、總鐵結合力 血清鐵降低(<500μg/L或<8.95μmol/L),總鐵結合力升高(>3600μg/L或>64.44μmol/L),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15%),可作為缺鐵診斷指標之一。
(四)血清鐵蛋白 是體內貯備鐵的指標,低于12μg/L可作為缺鐵的依據。
(五)紅細胞游離原卟啉 當幼紅細胞合成血紅素所需鐵供給不足時,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值升高,一般>0.9μm0l/L(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