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報錯頁面

您可能輸錯了網址,或該網頁已被刪除或移動,您還可以:

返回上一頁返回首頁網站地圖

推薦閱讀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縫肛門案產婦患抑郁癥 結扎和逢扎成為辯論焦點

2012-09-18 16:40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新聞回顧:縫肛門事件:產婦家屬被判賠助產士3萬及道歉

    去年曾一度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縫肛門”案近日再起烽火,當事人林女士以“民事侵權損害賠償”,對鳳凰醫(yī)院和助產士張吉榮提起訴訟,要求被告賠償其包括:精神賠償、前期陪護(不含后續(xù)治療)共計275440元。10月18日的庭審中,主審法官主要聽取原被告雙方的指證和答辯,法庭并未當場作出判決。

    名譽侵權判賠3萬事主患抑郁癥

    去年7月26日,深圳媒體報道“縫肛門”事件。之后,全國所有的媒體都將焦點集中在該事件上,深圳市衛(wèi)人委隨后介入事件的調查。7月29日,深圳市衛(wèi)人委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無證據證明助產士將肛門縫閉。” 8月2日,深圳市衛(wèi)人委宣布此前調查結果系行政調查,非醫(yī)療鑒定結果。

    8月22日,助產士張吉榮突然將產婦丈夫陳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精神損害10萬元。深圳市羅湖區(qū)法院認為,本案系名譽侵權糾紛。根據深圳市衛(wèi)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作出的調查報告認定,無證據證明張吉榮存在實施了縫合產婦肛門的事實。

    一審法院判決陳先生在某媒體上刊登向張吉榮的道歉聲明,并賠償后者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

    判決后,當事人向深圳市中級法院提出上訴,深圳中院受理后終止了該案的審理。雖然一審判決并未生效,當事人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林女士慢慢變得沉默寡言,連孩子也不帶且整天精神恍惚,產后也不能正常工作。帶孩子照顧妻子和家庭的責任全部落到陳先生的身上。

    就在開庭前的10月17日,林女士被送進深圳康寧醫(yī)院(精神病醫(yī)院)治療。醫(yī)生在病歷上記錄:“抑郁癥癥狀,有自殺傾向。”

    “結扎”和“縫扎”成辯論焦點

    已有一次敗訴經驗的陳先生,此次專程請來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左小勤教授,作為訴訟公民代理人出庭與被告較量。左教授引經據典列舉了大量的證據,證明被告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實施了“縫扎”術。到底是“結扎”還是“縫扎”,雙方唇槍舌劍成了本案爭論的焦點。原告方向法庭提交的大量證據。而被告方則顯得只有招架之功,卻沒有還擊之力。

    “縫肛門”事件回顧:

    去年7月23日,深圳孕婦林女士來到深圳鳳凰醫(yī)院待產,疑因未給助產士足夠的紅包,生產完畢后肛門被助產士縫上,當時由于助產士和產婦家屬各執(zhí)一詞,事件暫無最終結果。而深圳市羅湖公安分局公示的法醫(yī)鑒定顯示,林某萍的肛門處可見“黑色絲線縫扎”,縫扎代表用針,這也推翻了助產士張某榮之前所稱“以人格擔保未動過針”的說法。

    7月26日 事主陳先生向媒體反映:7月23日上午,其懷孕足月的妻子進入深圳鳳凰醫(yī)院待產,生產后疑未給助產士張吉榮索要的足額的紅包,肛門被逢且腫成了雞蛋大小。陳先生檢查后發(fā)現妻子的肛門周邊都有線,懷疑肛門被縫閉。

    7月28日 深圳市衛(wèi)人委表示,助產士無權做外科手術,如果發(fā)現助產士在行醫(yī)過程中有問題,將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

    7月29日 深圳市衛(wèi)人委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無證據證明助產士將肛門縫閉,是否縫針專家說法不一。助產士本人以人格擔保未動針。

    7月31日 陳先生就“肛門事件”向羅湖公安分局黃貝派出所以助產士涉嫌故意傷害為由報警。

    8月2日 深圳市衛(wèi)人委宣布此前調查結果系行政調查,非醫(yī)療鑒定結果。助產士離崗檢查。

    8月5日 產婦被組織前往羅湖中醫(yī)院進行法醫(yī)鑒定。

    8月12日 羅湖公安分局公示法醫(yī)鑒定結果 產婦林某萍的肛門處可見“黑色絲線縫扎”。

    8月22日,助產士張吉榮將陳先生告上法庭,索賠精神賠償金10萬元。

    2011年1月,一審法院判決陳先生在某媒體上刊登向張吉榮的道歉聲明,并賠償后者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陳先生不服判決,向深圳中院提出上訴。深圳中院受理后終止了審理。這意味著一審的判決未發(fā)生法律效力。

    今年10月18日,羅湖區(qū)法院開庭審理林女士訴深圳鳳凰醫(yī)院和助產士張吉榮“人生損害賠償案”,目前,該案仍在審理中。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