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柳州醫(yī)話》是清·魏之秀之名方。也有說出自《續(xù)名醫(yī)類案》
【組成】
一貫煎記憶口訣::當 地(一貫)殺 狗 賣 金鈴.。沙(參)地(生地黃)枸杞當(歸)廉(川楝子)賣(麥冬)。
當歸生地 沙參枸杞麥冬 金鈴子(川楝子的別名).
【功用】滋陰疏肝。
【主治】肝腎陰虛,肝氣不舒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并治疝氣瘕聚。
【歌訣】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肝腎陰虛脅痛嘗。
【古籍論】肝臟體陰而用陽,其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腎陰虧,肝失所養(yǎng),疏泄失常,氣郁停滯,進而橫逆犯胃,致胸脘脅痛,吞酸吐苦。陰虛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干,舌紅少津。肝氣不舒,肝脈郁滯,時間久后則結(jié)為疝氣瘕聚。治療宜發(fā)滋養(yǎng)肝腎陰血為主,配伍疏達肝氣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黃為君,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為臣,益陰養(yǎng)血柔肝,配合君藥以補肝體,育陰而涵陽。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遂肝木條達之性,該藥性苦寒,但與大量甘寒滋陰養(yǎng)血藥配伍,則無苦燥傷陰之弊。諸藥合用,使肝體得以濡養(yǎng),肝氣得以條暢,胸脘脅痛等癥可以解除。
方中重用生地滋陰養(yǎng)血以補肝腎為君;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配合君藥滋陰養(yǎng)血生津以柔肝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氣為佐、使。共奏滋陰疏肝之功。
【加減法】本方與逍遙散同治肝郁脅痛,但逍遙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氣滯郁,引起脅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現(xiàn)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養(yǎng)血為治。
本方則以肝陰不足,氣郁生熱,而致脅痛,且以郁熱不散而犯胃,兼現(xiàn)吞酸吐苦,故以滋養(yǎng)肝腎,疏泄肝氣立法。
1.如果大便秘結(jié)者,加入知母8 瓜蔞仁10
2.如果午后虛熱、多汗者,加入地骨皮15
3.脅脹痛甚,加入鱉甲20
4.治療慢性肝炎所致肝區(qū)痛,則去當歸,加入白芍15 郁金12 三七末4
5.胃脹滿,難消化時,加入雞內(nèi)金12 春砂仁9 神曲9
6.如果病人陰虛有痰時,則去枸杞子 ,加入川貝10 桑白皮12
7.煩熱口渴,舌紅而干者,加入知母9 石膏15 淡竹葉15
假如說沒有脅肋疼痛 ,僅僅只是兩肋脹痛,可不用川楝子(金鈴子),改用柴胡等。.而如患者大便干,可加火麻仁或是瓜蔞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