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處方:木香半兩,紫蘇葉、乾葛(洗)、半夏(湯洗七次、姜汁制、炒)、前胡(去苗)、人參、茯苓(去皮),各三分。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甘草(炙)、陳皮(去白),各半兩。
制法:上俰咀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治感冒發(fā)熱頭疼,或因痰飲凝結(jié),兼以為熱,并宜服之。若因感冒發(fā)熱,亦如服養(yǎng)胃湯法,以被蓋臥,連進數(shù)服,微汗即愈。面有馀熱,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因痰飲發(fā)熱,但連日頻進此藥,以熱退為期,不可預止。雖有前胡、乾葛,但能解肌耳。既有枳殼、橘紅輩,自能寬中快膈,不致傷脾,兼大治中痞滿,嘔逆惡心,開胃進食,無以逾此。毋以性涼為疑,一切發(fā)熱皆能取效,不必拘其所因也。小兒、室女亦宜服之。
用途用量: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備注:(易簡方)不用木香,只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