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之理。一陰一陽盡之矣。其一動一靜?;槠涓?。則陽中之陰。陰中之陽盡之矣。
天地之陰陽。不得不散而為五行者。所謂質(zhì)具于地。氣行于天。不遺于一物。乃其不窮于六合者也。然則人之陰陽。其得之以為臟腑氣血營衛(wèi)者。不由是乎。然則草木蟲魚鳥獸金石水土。其得之以為溫涼寒熱燥濕升降者。不由是乎。雖然。陽陰易辨。所謂陽中之陰陰中之陽。
則微妙難言。以神農(nóng)黃帝之神圣??诰變?nèi)視。針引石砭。求其分際。察其脈絡(luò)。而后能得焉。
乃庸工妄人。鹵莽從事。何其謬也。誠欲詳審乎陽中之陰陰中之陽者。亦惟察端于萬物。共此一太極。與一物各有一太極之理。而知人性之與四時通。及藥性之與五臟六腑通。其理一也。夫人性之通于四時。與藥性之通于五臟六腑者。自其稟天地之氣以成形。而性即具之。
故動靜相反也。而互為其根。陰陽相判也。而互為其宅。所謂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
太極一無極也。此萬殊而一本也。大造有氣化之本。然而生人生物。胥不外此。其于人也備陰陽之太極。而五臟六腑具焉。于物也又各分太極之陰陽。而若氣若味分焉。此一本而萬殊也。溯而為一。體之立也。而萬之用無乎不具。散而為萬。用之行也。而一之體未嘗不存。
軒岐之圣。生而知之。張潔古李東垣王海藏朱丹溪諸賢。闡而明之。彼其于先天后天妙合化醇之故。所謂微妙而難言者。有以神而明之矣。庸工不察。而立言之家。又往往擇焉而不精。
語焉而不詳。求其參互于陽陰交錯之故。以消息乎盈虛之間。蓋戛戛乎其難之。此大司寇潛江劉云密先生本草述之所為作也。先生在前朝。舉天啟乙丑進士。起家縣令。歷監(jiān)司。忤時拂衣。以正氣名聞天下。崇禎末。一再膺薦。后驅(qū)馳閩海間。見柄政下移。知事不可為。即于學易之年。堅乞骸骨歸。自號蠡園逸叟。隱居著書三十載。而于是編尤加意焉。蓋其存心濟物。不獲見諸行事。而寓意于此也。其學博。其識精。故能辨別本草稟受之性。以窺陰陽之奧。而得其協(xié)議而化之原乃。編采諸家方論。權(quán)衡而上下之。即世所奉為金科玉律如李東璧氏本草綱目。亦時有去取焉。觀止矣。蔑以加矣。令嗣漣水明府。令淳安之三年。政通人和。無夭札疵癘之患。其有得于家學淵源者不淺。而欲俾斯民共躋于仁壽之域。屬余較而梓之。家弟言揚適司鐸是邦。相助訂正。以迄有成。是仁術(shù)也。夫先生有范文正公良相良醫(yī)之愿。乃不克如文正之以功業(yè)見。而徒寄情于方書。則其時為之歟。后之讀是書者??梢哉撈涫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