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亂在1817~1923年的100多年間,在亞、非、歐美各洲,曾先后發(fā)生過6次世界性大流行。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霍亂傳入中國,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至1948年為止近130年中,大小流行近百次,6次世界性大流行無一不禍及中國。
霍亂的流行
?、?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輕型患者中埃爾托型霍亂比古典型霍亂所占比例為大。帶菌者分健康帶菌、潛伏期帶菌和病后帶菌三種。健康帶菌者的排菌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7天。潛伏期排菌多在最末一兩天,持續(xù)時間更短。病后帶菌有兩種情況:恢復期帶菌自臨床癥狀消失后3個月內帶菌,絕大多數(shù)患者恢復期帶菌的時間不超過一周,和慢性帶菌(持續(xù)排菌超過3個月),這種情況少見,可能與膽囊或膽道的炎癥有關。
② 傳播途徑:比較復雜,多經(jīng)水傳播,也會通過帶菌者的排泄物(尿液,糞便)傳播。食物、手和蒼蠅等也會傳播霍亂。
霍亂的預防
?。?)管理傳染源:設置腸道門診,及時發(fā)現(xiàn)隔離病人,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對接觸者需留觀5天,待連續(xù)3次大便阻性方可解除隔離。
?。?)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衛(wèi)生宣傳,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管理好水源、飲食,處理好糞便,消滅蒼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保護易感人群: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可進行霍亂疫苗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