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石韋:
【光石韋拼音名】Guānɡ Shí Wéi
【光石韋英文名】Herb of Balt Pyrrosia
【光石韋別名】石韋、一包針、石蓮姜、牛皮鳳尾草、大石韋、巖蓮雞尾、鐵牛皮、牛舌條
【光石韋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光石韋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rosia calvata (Bak.) Ching[Polypodium clavatum Ba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光石韋原形態(tài)】植株高20-60cm.根莖粗短,橫生或斜升,頂部密被披針鱗片,長漸尖頭,邊緣有鋸齒。葉簇生;葉柄長4-10cm,以關(guān)節(jié)著生于根狀莖;葉片革質(zhì),披針形,長20-50cm,寬2-4cm,漸尖頭,向基部變狹成楔形下延;葉片上面偶有一二星狀毛及小凹點,下面幼時有白色細長星狀毛,最后完全脫落并為綠色;側(cè)脈略可見。孢子囊群在葉片背面中部以上散生;無囊群蓋。
【光石韋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800m的林下石上或樹干上,成叢生長。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光石韋性狀】
性狀鑒別 葉多卷成壓扁的管狀或平展,革質(zhì),一型。葉片長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而不下延,全緣,長20-50cm,寬約3cm.上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有小凹點;用擴大鏡觀察,可見葉下表面有星狀毛或細絨毛,孢子囊群密布于葉下表面的中部以上。葉柄長4-8cm,寬3-4mm,有縱棱。氣微,味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下表皮的星狀毛稀少,具5-6個分枝,分枝長130-320μm,寬25-35μm;柄由1-5個細胞組成,長160-430μm.孢子長約70μm.
葉橫切面:葉肉無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主脈下側(cè)和葉肉組織有數(shù)個分體中柱??拷媳砥び邢缕ぜ毎?。主脈靠近下表皮的厚壁組織發(fā)達,連成半環(huán)形,而靠近上表皮者較少。
葉柄基部橫切面:分體中柱10-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