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1.原發(fā)綜合征與非結核性肺炎鑒別:前者多見于兒童,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反應,白細胞增高以淋巴細胞為主。后者則見于各種年齡,發(fā)病急,感染病狀重,結核菌素試驗(―),白細胞數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2.支氣管淋巴結核與中心型肺癌鑒別:
前者以兒童、青年為多見,胸片提示肺門淋巴結腫大,體檢時,頸腋淋巴結也腫大。中心型肺癌多見于成年人或老年人,雖也可見縱隔增寬,但OT(―),伴呼吸困難,無發(fā)熱,痰檢癌細胞常呈陽性,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也有陽性腫瘤組織可確定診斷。
3.粟粒型肺結核應與傷寒相鑒別:
二者皆有肝脾腫大,但前者有高熱及胸片提示肺內粟粒樣陰影改變,后者持續(xù)高熱,腹脹,昏睡,體溫與脈搏(心率)有分離現(xiàn)象。體溫高,而脈率低為其特征。
4.浸潤型肺結核與支氣管肺炎的鑒別:
前者多見于成年人,發(fā)病緩、癥狀輕,胸片提示肺尖部的浸潤病灶影,加之OT檢查可確診。而后者多好發(fā)于幼兒或年老體衰者,發(fā)病急,癥狀重,病變部位有捻發(fā)音,病灶多在兩肺下部的內中帶為主。
5.浸潤型肺結核與肺炎支原體肺炎、過敏性肺炎的鑒別:
浸潤型肺結核,除以上特點外,更有病變部位固定、吸收緩慢;而肺炎支原體肺炎、過敏性肺炎則吸收快,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6.肺內結核球與肺癌的鑒別:
前者邊緣整齊銳利、密度不均勻有鈣化斑及衛(wèi)星灶。后者則邊緣欠規(guī)整,有分葉狀或肚臍樣改變,痰檢有瘤細胞,肺穿刺活檢或纖維支氣管鏡檢,可見瘤組織細胞。
7.干酪性肺炎與肺炎雙球菌性大葉肺炎的鑒別:
二者皆可有突發(fā)高熱和肺內大片實變影,但前者密度不均,見有沿氣管分布形狀的多發(fā)性大小空洞,痰涂片可見結核菌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而大葉肺炎則發(fā)病急,病程短,多形核白細胞增高,胸片陰影邊界整齊,密度均勻,一般抗菌素治療效果較好。
8.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與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相鑒別:
依據病史、痰液涂片檢查進行鑒別。前者有結核病史,痰結核菌陽性,OT(+),胸片提示結核病灶多在兩肺上野。后者多有吸煙史,咯吐大量膿痰,白細胞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病變多在兩肺下野。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