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TNF的抗腫瘤作用和多種免疫調節(jié)功能,TNF療法的臨床研究已在許多國家開展。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均表明,TNF對某些腫瘤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副作用較大,為TNF的臨床應用造成困難。TNF的副作用包括發(fā)熱、頭痛、惡心、嘔吐、全身倦怠、肌肉酸痛等;高劑量時可導致休克、腎功能不全和DIC形成等。建立合理的用藥方案及治療措施,可望降低用量,減輕副作用,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靜脈注射rhTNF可使部分腫瘤縮小,但是副作用大,人體很難耐受。瘤內注射可在局部出現(xiàn)壞死,且副作用較輕,對某些腫瘤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靜脈注射。已報告的有效病例包括腎癌、胃癌、肝癌等,并使轉移性大腸癌腹水減少。鑒于TNF可直接殺傷瘤細胞而有損傷正常細胞,比化療藥物毒性小,rhTNF可望較其他細胞因子更快地大量應用于臨床。
單獨使用TNF用量大,不容易獲得好的效果,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中止用藥。將其它具有腫瘤抑制作用的細胞因子或某些抗腫瘤藥物與TNF聯(lián)合應用,既可減少各種藥物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又可提高療效,不失為腫瘤治療的一種可行方法。此外,由于TNF對肺癌的殺傷能力有明顯的溫度依賴性,在40℃條件下殺瘤活性最強,因此結合溫熱療法可能有助于降低TNF用量,增加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