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
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干燥全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多為野生。4~5月開花時采收。除去根及泥沙,曬干,生用。
【性能】辛、苦,微寒。有毒。歸大腸、小腸、肺經。
【功效】利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散結。
【應用】
1.水腫證。本品苦寒降泄,有較強的利水消腫作用。治通身浮腫,腹水脹滿,與赤小豆、茯苓、鯉魚等同用,如澤漆湯(《千金方》)。
2.咳喘證。本品辛宣苦降,有宣肺降氣,化痰止咳之功。常用于痰飲喘咳,與半夏、生姜、桂枝等同用,如澤漆湯(《金匱要略》);用于肺熱咳喘,可與桑白皮、地骨皮等同用。
3.瘰疬,癬瘡。澤漆有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的作用。用于瘰疬,如《便民圖纂方》,單味熬成膏,以椒、蔥、槐枝煎湯洗凈患處,再搽此膏,亦可配伍浙貝母、夏枯草、牡蠣等用;用于癬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衛(wèi)生易簡方》單味為末,油調搽之。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降泄,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長期使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
2.《醫(yī)林纂要》:“瀉肺降氣,行水去熱。
3.《植物名實圖考》:“煎熬為膏,敷無名腫毒。”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澤漆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苷、澤漆皂苷、丁酸、澤漆醇、β-二氫巖藻甾醇、葡萄糖、果糖。
2.藥理作用:澤漆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支氣管腺體中酸性粘多糖合成和使痰量減少。
3.臨床研究:據報道,用提取的澤漆新苷,口服,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單純型,有良效。副反應有:口干、咽痛、尿熱、便秘等。(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5,1:39)。用澤漆,水煎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亦可隨證加減,治療乳糜尿,有良效。(浙江中醫(yī)雜志,2001,4:158)。水煎澤漆加大棗煮至水干為止,每天食大棗,治急慢性咽炎(四川中醫(yī),1986,3:)。
4.不良反應:澤漆的乳狀汁液對皮膚、粘膜有很強的刺激性。接觸皮膚可致發(fā)紅,甚至發(fā)炎潰爛。如誤服鮮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發(fā)炎、糜爛,有灼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水樣便,嚴重者可致脫水,甚至出現酸中毒。但澤漆小鼠灌胃125g/kg亦未致死。臨床用其煎液內服,即使劑量大至150g/天,也末見明顯毒性反應,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個別報道僅有口干、胃部不適、上腹疼痛等輕度反應,但僅占服藥者的6.89%。臨床使用,宜從小量開始,逐步加量,達到安全有效的用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