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一般應根據細菌培養(yǎng)的結果選用,如無條件作細菌培養(yǎng)或細菌培養(yǎng)尚無明確結果時,可根據感染來源、臨床表現、膿腫性狀和膿液涂片檢查等估計病原菌的種類,以選用適當抗菌藥物,或選用廣譜抗生素。一般來說,葡萄球菌對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紅霉素、麥迪霉素、頭孢菌素類、克林霉素等較敏感;鏈球菌對磺胺、青霉素、氨芐西林、紅霉素、麥迪霉素等較敏感;大腸桿菌可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氨芐西林或頭孢菌素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綠膿桿菌對慶大霉素、羧芐西林、多黏菌素可能敏感;變形桿菌對青霉素、氨芐西林、氨基糖苷類抗生索敏感;類桿菌對克林霉素、頭孢菌素類、青霉素、氯霉素等敏感。對結核桿菌則首選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乙胺丁醇、對氨基水楊酸等;對真菌有效的藥物有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等??咕幬锍鶕咕V選擇有效的單一或幾種藥物聯合治療外,還應考慮到抗菌藥物的使用途徑、吸收、體內分布和排泄以及副作用等特點,在疾病過程中病原菌種類也可能發(fā)生變化,如出現新的耐藥菌株以及新的混合感染菌,此時用藥種類及方法均需要作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