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 是藥物的水溶液,主要用于濕敷和外擦。方法是將6~8層紗布浸入溶液內(nèi),取出擰至半干濕敷于病損處,當(dāng)逐漸蒸發(fā)后再浸溶液,當(dāng)濕敷墊上滲出液結(jié)痂較多時,則更換新的濕敷墊。一般每日濕敷2~3次,每次30分鐘(其間應(yīng)保持濕潤狀態(tài)) |
酊劑和醑劑 | 為藥物的乙醇溶液或浸液。酊劑是指含有不揮發(fā)物質(zhì)的乙醇溶液;醑劑是指含有揮發(fā)性有機物質(zhì)的乙醇溶液。酊劑或醑劑外用于皮膚之后,乙醇迅速地?fù)]發(fā),溶解于其中的藥物很均勻地分布于皮膚表面,發(fā)揮其藥物性能。常用的有碘酊、補骨脂酊、樟腦醑等 |
粉劑 | 有干燥、保護、散熱的作用。適用于沒有糜爛、滲出的損害。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鋅粉、爐甘石粉等 |
振蕩劑 | 也稱洗劑,是不溶于水的粉劑(約30%~50%)與水混合而成。有止癢、散熱、干燥及保護等作用。常用的爐甘石洗劑、復(fù)方硫黃洗劑等,用于痤瘡及酒渣鼻 |
油劑 | 一般用植物油溶解藥物或混入固體藥物,有清潔、保護和潤滑作用。適用于滲出不多的皮炎和濕疹,常用的有40%氧化鋅油等 |
乳劑 | 由油和水經(jīng)乳化而成。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油包水(W/0)乳劑,稱為脂,用于冬季及干燥皮膚;另一種是水包油(0/W)乳劑,稱為霜,用于油性皮膚的人,較易洗去。乳劑滲透性能較好,有保護、潤澤皮膚的作用。適用于亞急性、慢性皮膚炎癥 |
軟膏 | 用凡士林、單軟膏(植物油加蜂蠟)或動物脂肪等作為基質(zhì),加入不同作用的藥物,配制成不同濃度的軟膏。軟膏有保護創(chuàng)傷、防止干裂的作用。軟膏中所含粉狀藥物不應(yīng)超過25%。軟膏滲透性強,作用深達(dá),易于發(fā)揮所含藥物的性能,且易于保存。適用于慢性皮膚炎癥疾患,如慢性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等 |
糊(泥)膏 | 是含有25%~50%固體粉末成分的軟膏,作用與軟膏類似,但因含有較多粉劑,可有一定的吸收水分和收斂的作用。多用于有輕度滲出的亞急性皮炎及濕疹等 |
硬膏 | 藥物溶于或混合于黏著性基質(zhì)中并涂布于裱背材料,如布紙或有孔塑料薄膜上而成硬膏。硬膏粘貼于皮膚表面后,可阻止水分蒸發(fā),使角質(zhì)層軟化,從而有利于藥物的吸收。適用于呈現(xiàn)苔蘚樣變的慢性單純性苔蘚、慢性濕疹等,如氧化鋅橡皮硬膏 |
皮膚滲透促進(jìn)劑 | 如40%~60%二甲基亞砜、1%~5%氮酮等,可使溶解于其中的藥物較快、較充分地被皮膚吸收 |
涂膜劑 | 系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材料溶于有機溶媒或水中,再加入有治療作用的藥物而成。涂膜劑在皮膚上能形成薄膜,使其中的作用藥物與皮膚密切接觸而易被吸收。適用于神經(jīng)性皮炎、雞眼、胼胝等 |
氣霧劑 | 是在特制容器中注入藥液或壓縮液化氣體,掀動閥門時藥液自動呈霧狀噴出。通常內(nèi)含抗生素或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感染性或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皮膚病 |
凝膠 | 是含有聚乙二醇、丙二醇、纖維素衍生物等物質(zhì)的半固體制劑,也稱透明軟膏。局部涂用后形成一層薄膜,感覺舒適,清潔透明。常用的有2.5%~10%過氧化苯甲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