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生物檢驗主管技師考試相關知識點寄生蟲病防治措施,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如下:
1.消滅傳染源通過普查普治帶蟲者和患者,查治或處理儲蓄宿主。此外,還應做流動人口的監(jiān)測,控制流行區(qū)傳染源的輸入和擴散。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糞便和水源的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以及控制或殺滅媒介肢動物和中間宿主。
3.保護易感者 加強集體和個人防護工作,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改進生產方法和生產條件,用驅避劑涂抹皮膚以防吸血節(jié)肢動物媒介叮刺,對某些寄生蟲病還可采取預防服藥的措施。
在開展寄生蟲病的防治過程中,必須根據各地區(qū),以及各種寄生蟲的具體情況,制訂防治方案。對土源性蠕蟲及經口感染的寄生蟲的控制與消滅,首先是注意管好糞便、水源,注意個人飲食衛(wèi)生。如華支睪吸蟲和肺吸蟲病的感染分別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魚蝦和溪蟹、蝲蛄引起的;豬、牛帶絳蟲病以及旋毛蟲病系食用未煮熟的豬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牛肉所致,這些蠕蟲病,也稱食物源性蠕蟲病,其防治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關,教育群眾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加強糞管和肉品檢查、以減少傳播機會。包蟲病的防治則屠宰衛(wèi)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藥物驅蟲為主,結合我國疫區(qū)的實際情況,實行對病犬“無污染性驅蟲”將是最經濟有效的防治對策。
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只有動員廣大群眾乃至全社會積極參與才能搞好。所以必須加強宣傳,讓廣大群眾和各級領導耳聞目睹寄生蟲病對人民健康和經濟發(fā)展的危害、認識到“區(qū)區(qū)小蟲”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及防治寄生蟲病的重要意義,使各級領導將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發(fā)展和兩個文明建設的目標;通過對寄生蟲生活史的宣傳,增加群眾預防寄生蟲病的科學知識,提高群眾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識。這樣才能開展群防群治,并鞏固和提高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