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下藥的相關知識是中藥學職稱《基礎知識》中需要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考點內容如下:
瀉下藥的概述
一、瀉下藥的性能特點
本類藥為沉降之品,主歸大腸經。
二、瀉下藥的功效
1.瀉下通便
2.清熱瀉火:“上病治下”、“釜底抽薪”
3.逐水退腫
4.部分藥還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三、瀉下藥的適應范圍
1.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實熱內結及水腫停飲等里實證。
2.部分藥還可用于瘡癰腫毒及瘀血證。
四、瀉下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1.攻下藥、峻下逐水藥,年老體虛、脾胃虛弱者慎用
2.婦女胎前產后及月經期應當忌用
3.奏效即止
4.作用峻猛而有毒性,嚴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
五、各類瀉下藥的性能特點
1.攻下藥: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腸經。
2.潤下藥:多為植物種子和種仁,富含油脂,味甘質潤,多入脾、大腸經。
3.峻下逐水藥:大多苦寒有毒,藥力峻猛。
六、各類瀉下藥的功效
1.攻下藥:攻下通便,清熱瀉火
2.潤下藥:潤滑大腸
3.峻下逐水藥:能引起劇烈腹瀉,有的兼能利尿,消除腫脹
七、各類瀉下藥的適應范圍
1.攻下藥:便秘、實熱積滯;火熱上炎、上部出血;痢疾;飲食積滯;腸道寄生蟲
2.潤下藥:腸燥津枯便秘
3.峻下逐水藥:水腫、停飲等正氣未衰之證
攻下藥的具體講解
一、代表藥物:大黃、芒硝、番瀉葉、蘆薈
口訣:攻下黃硝番蘆薈
二、大黃
性能: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清利濕熱。
應用
2.血熱吐衄,目赤咽腫。
3.熱毒瘡瘍,燒燙傷。
4.瘀血諸證。
5.濕熱痢疾、黃疸、淋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入湯劑應后下,或用開水泡服。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峻烈,如非實證,不宜妄用;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濫用瀉藥導致的結腸黑變
三、芒硝
性能:咸、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效: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
應用
1.積滯便秘。對實熱積滯,大便燥結者尤為適宜。
2.咽痛、口瘡、目赤及癰瘡腫痛。
用法用量:10~15g,沖服。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用或慎用。
鑒別用藥:大黃與芒硝
同:均有瀉下攻積的功效,同可用治積滯便秘。
異:
大黃味苦,瀉下力強,為治熱結便秘之主藥;又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功效。
芒硝味咸,可軟堅瀉下,善除燥屎堅結;又有清熱消腫功效。
四、番瀉葉
性能:甘、苦,寒。歸大腸經。
功效:瀉下通便,行水消脹。
應用
1.熱結便秘。
2.腹水腫脹。
用法用量:溫開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使用注意:婦女哺乳期、月經期及孕婦忌用。
五、蘆薈
性能:苦,寒。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瀉下通便,清肝,殺蟲。
應用
1.熱結便秘。(刺激性比大黃還強,不易出現繼發(fā)性便秘)
2.煩躁驚癇。(便秘兼煩躁:更衣丸)
3.小兒疳積。(蛔蟲性疳積)
4.癬瘡。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味極苦,有異味),每次1~2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及孕婦忌用。
潤下藥的具體講解
一、代表藥物: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口訣:潤下火麻郁松仁
二、火麻仁
性能:甘,平。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滋養(yǎng)補虛。
應用:腸燥便秘。又兼有滋養(yǎng)補虛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打碎入煎。
三、郁李仁
性能: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應用
1.腸燥便秘。
2.水腫脹滿及腳氣浮腫。(作用弱)
用法用量:煎服,6~12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四、松子仁
性能:甘,溫。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應用
1.腸燥便秘。
2.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濕痰者禁用。
…………篇幅有限,更全的課程內容點擊查看>>
瀉下藥記憶口訣
醫(yī)學教育網考點講解課程
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準備了基礎知識【瀉下藥】的免費課程,更全的課程內容點擊下圖即可觀看!
怎么樣?大家都掌握了嗎?想要查看更多考點內容及練習題?各位考生可以前往中藥學職稱輔導課程查看!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提供2022年中藥學職稱考試輔導視頻,契合復習備考要求,科學制定復習計劃,更有老師在線答疑!點擊了解更多>>
推薦閱讀:
中藥學職稱考點講解:各類煅法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習題練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不可錯過!中藥學職稱考試基礎知識【瀉下藥】的考點講解!”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