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復習效率,搜集整理了“2021年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水腫陽水的辨證論治”的知識點,詳情如下:
陽水
(1)風水相搏證,
證候主癥: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小便不利等癥。偏于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紅,脈浮滑數(shù)。偏于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
證機概要:風邪襲表,肺氣閉塞,通調失職,風遏水阻。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術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杏仁、防風、浮萍、白術、茯苓、澤瀉、車前子、石膏、桑白皮、黃芩。
加減:若風寒偏盛,去石膏,加蘇葉、桂枝、防風祛風散寒;若風熱偏盛,可加連翹、桔梗、板藍根、鮮蘆根,以清熱利咽,解毒散結;若咳喘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氣定喘;如見汗出惡風,衛(wèi)陽已虛,則用防己黃芪湯加減,以益氣行水;若表證漸解,身重而水腫不退者,可按水濕浸漬證論治。
(2)濕毒浸淫證
證候主癥:眼瞼浮腫,延及全身,皮膚光亮,尿少色赤,身發(fā)瘡痍,甚則潰爛,惡風發(fā)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
證機概要:瘡毒內歸脾肺,三焦氣化不利,水濕內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濕消腫。
代表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麻黃、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加減:膿毒甚者,當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濕盛糜爛者,加苦參、土茯苓;風盛者,加白鮮皮、地膚子;血熱而紅腫,加丹皮、赤芍;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癥見尿痛、尿血,乃濕熱之邪下注膀胱,傷及血絡,可酌加涼血止血之品,如石韋、大薊、薺菜花等。
(3)水濕浸漬證
證候主癥: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全身水腫,下肢明顯,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沉緩。
證機概要:水濕內侵,脾氣受困,脾陽不振。
治法:運脾化濕,通陽利水。
代表方:五皮飲合胃苓湯加減。
常用藥: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蒼術、厚樸、草果、桂枝、白術、茯苓、豬苓、澤瀉。
加減:外感風邪,腫甚而喘者,可加麻黃、杏仁宣肺平喘;面腫,胸滿,不得臥,加蘇子、葶藶子降氣行水;若濕困中焦,脘腹脹滿者,可加川椒目、大腹皮、干姜溫脾化濕。
(4)濕熱壅盛證
證候主癥:遍體浮腫,皮膚繃急光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濡數(shù)。
證機概要:濕熱內盛,三焦壅滯,氣滯水停。
治法:分利濕熱。
代表方:疏鑿飲子加減。
常用藥:羌活、秦艽、防風、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豬苓、茯苓、澤瀉、椒目、赤小豆、黃柏、商陸、檳榔、生大黃。
加減:腹?jié)M不減,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藶黃丸,以助攻瀉之力,使水從大便而泄;若腫勢嚴重,兼見喘促不得平臥者,加葶藶子、桑白皮瀉肺利水;若濕熱久羈,亦可化燥傷陰,癥見口燥咽干,可加白茅根、蘆根,不宜過用苦溫燥濕、攻逐傷陰之品。
攻下逐水法是治療陽水的一種方法,即《內經》“去菀陳莝”之意。只宜用于病初體實腫甚,正氣尚旺,用發(fā)汗、利水法無效,癥見全身高度浮腫,氣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脈沉而有力者。使用該法,宜抓住時機,以逐水為急,使水邪從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棗湯治療,但應中病即止,以免過用傷正。俟水退后,即行調補脾胃,以善其后。病至后期,脾腎兩虧而水腫甚者,逐水峻藥應慎用。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水腫的病因病機、診斷—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
2021年中醫(yī)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便秘的辨證論治
上文內容“2021年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水腫陽水的辨證論治”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實踐技能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