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藥物檢驗工考試,以下是“儀器分析的發(fā)展歷程”,請考生查看!
經過19世紀的發(fā)展,到20世紀20——30年代,分析化學已基本成熟,它不再是各種分析方法的簡單堆砌,已經從經驗上升到了理論認識階段,建立了分析化學的基本理論,如分析化學中的滴定曲線、滴定誤差、指示劑的作用原理、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等基本理論。
20世紀4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生產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學革命使人們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分析化學也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革,從傳統(tǒng)的化學分析發(fā)展為儀器分析。
現代儀器分析涉及的范圍很廣,其中常用的有光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色譜法。光學分析法是基于人們對物質光譜特性的認識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測定方法。17世紀牛頓將白光分成了光譜以后,科學家對光譜進行了研究。19世紀前半期,人們已經把某一特征譜線和某種物質聯(lián)系了起來,并提出了光譜定性分析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德國化學家本生和物理學家基爾霍夫合作設計并制造了第一臺用于光譜分析的光譜儀,實現了從光譜學原理到光譜分析的過渡,產生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即光譜分析法。19世紀后半期,人們又對光譜定量分析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1874年,洛克厄通過大量實驗得出結論,認為光譜定量分析只能依據光譜線的強弱。到20世紀,用光電量度法測定了光譜線的強度,后來,光電倍增管被應用于光譜定量分析。與此同時,光譜分析中的另一種方法即利用物質的吸收光譜的吸收光度法,也得到了發(fā)展。
電化學分析法是利用物質的電化學性質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
以上即為“”的全部內容,更多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