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列研究的類型”屬于公衛(wèi)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中隊列研究的考點,這個知識點是難點,此知識點在考試中每兩年都會考查一次,對于這個知識點考試大綱要求如下。今天和醫(yī)學教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徐小鷗老師是怎么講解這個知識點的。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隊列研究 |
1.概述 |
(1)定義與基本原理 |
(2)主要用途 |
(3)研究類型 |
隊列研究類型包括:前瞻性隊列研究、歷史性隊列研究、雙向性隊列研究。

為了方便學員記憶,徐小鷗老師給大家畫了一個形象的示意圖:

這個示意圖的意思是:前瞻性隊列研究是根據現(xiàn)在的暴露情況進行分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后才能得出結局;歷史性隊列研究它的暴露情況是依據已掌握的歷史資料的暴露情況進行分組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結局現(xiàn)在已經出現(xiàn),搜尋資料的方法是回顧性的,但研究依然是由因及果的;雙向性隊列研究是將以上兩種方法結合,。
有了這樣的示意圖,通過形象的圖表,“隊列研究的類型”是不是就更加容易理解區(qū)分記憶了?更多的記憶方法,請登錄醫(yī)學教育網學習公衛(wèi)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相關課程吧!
附:官方教材內容:
研究類型
1.前瞻性(prospective)隊列研究:也稱為即時性(concurrent)隊列研究,是隊列研究的基本形式。研究對象的分組是根據研究對象現(xiàn)時的暴露狀況而定的,此時研究的結局還沒有出現(xiàn),需要前瞻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此類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可以直接獲取關于暴露與結局的第一手資料,因而資料的偏倚較小,結果可信;其缺點是所需觀察的人群樣本很大,觀察時間長、花費大,因而影響其可行性。
2.歷史性(historical)隊列研究:也稱為非即時性(non-concurrent)隊列研究。研究對象的分組是根據研究開始時研究者已掌握的有關研究對象在過去某個時點的暴露狀況的歷史材料做出的。研究開始時研究的結局已經出現(xiàn),不需要前瞻性觀察。此類研究中,資料搜集及分析可以在較短時期內完成。盡管搜集暴露與結局資料的方法是回顧性的,但究其性質而言仍是從因到果的。因此,該法具有省時、省力、出結果快的特點。缺點是因資料積累時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所以內容上未必符合要求。
3.雙向性(ambispective)隊列研究:也稱混合型隊列研究,即在歷史性隊列研究的基礎上,繼續(xù)前瞻性觀察一段時間,它是將前瞻性與歷史性隊列研究結合起來的一種設計模式,兼有上述二類的優(yōu)點,且相對地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各自的不足。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