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第三節(jié) 隱孢子蟲
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Tyzzer,1907)廣泛存在于動物中,亦為人體的重要寄生孢子蟲,可引起隱孢子蟲病(cryptosporidiosis)。寄生于人體的種主要是微小隱孢子蟲(C.parvum),該蟲是機會致病原蟲,但也是一種重要的腹瀉病原。本病在國外的研究報道日趨增多,國內近幾年也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
形態(tài)與生活史
隱孢子蟲的生活史簡單,不需轉換宿主就可以完成。生活史有無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三個階段,均在同一宿主體內進行,稱為內生階段。隨宿主糞便排出的卵囊具感染性。
卵囊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4~6μm,成熟卵中內含4個裸露的子孢子和由顆粒物組成的殘留體(residual body),子孢子為月牙形(圖12-9)。糞便中的卵囊若不染色,難以辯認。在改良抗酸染色標本中,卵囊為玫瑰紅色,背景為藍綠色,對比性很強。因觀察的角度不同,囊內子孢子排列似不規(guī)則,呈多態(tài)狀,殘留體為暗黑(棕)色顆粒狀。電鏡觀察囊壁為三層。
圖12-9 陷孢子蟲卵巢
人和牛及其它易感動物吞食成熟卵囊后,子孢子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自囊內逸出,先附著于腸上皮細胞,再進入細胞,在胞膜下胞質外形成納蟲空泡,蟲體即在泡內進行無性繁殖,先發(fā)育為滋養(yǎng)體,經三次核分裂發(fā)育為Ⅰ型裂殖體。成熟的Ⅰ型裂殖體含有8個裂殖子。裂殖子被釋出后侵入其它上皮細胞,發(fā)育為第二代滋養(yǎng)體。第二代滋養(yǎng)體經2次核分裂發(fā)育為Ⅱ型裂殖體。成熟的Ⅱ型裂殖體含4個裂殖子。這種裂殖子釋出后發(fā)育為雌配子體或雄配子體,進入有性生殖階段。雌配子體進一步發(fā)育為雌配子,雄配子體產生16個雄配子,雌雄配子結合后形成合子,進入孢子生殖階段。合子發(fā)育為卵囊,成熟的卵囊含有4個裸露的子孢子(圖12-10)。卵囊有薄壁和厚壁兩種類型。薄壁卵囊約占20%,僅有一層單位膜,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腸上皮細胞,繼續(xù)無性繁殖,使宿主自身體內重復感染;厚壁卵囊約占80%,在宿主細胞或腸腔內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即具感染性。整個生活史約需5~11天完成。用人源卵囊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10和11天糞檢找到卵囊。
致病
隱孢子蟲主要寄生于小腸上皮細胞的刷狀緣,由宿主細胞形成的納蟲空泡內??漳c近端是胃腸道感染該蟲蟲數最多的部位,嚴重者可擴散到整個消化道。肺、扁桃體、胰腺和膽囊等器官亦發(fā)現有蟲體。
圖12-10 陷孢子蟲生活史
由于本蟲寄生于腸粘膜,使之表面可出現凹陷,或呈火山口狀,腸絨毛萎縮,變短變粗,或融合、移位和脫落,上皮細胞出現老化和脫落速度加快現象,但感染輕者腸粘膜的變化不明顯。由于蟲體的寄生,破壞了腸絨毛的正常功能,影響消化吸收而發(fā)生腹瀉。但其致病機制很可能是多因素的,如腸粘膜表面積的縮小,多種粘膜酶的減少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本病的臨床癥狀和嚴重程度取決于宿主的免疫功能與營養(yǎng)狀況。免疫功能正常人的感染后,主要表現為急性水樣腹瀉,一般無膿血,日排便2~20余次,嚴重感染的幼兒可出現噴射性水樣瀉,排便量多。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或厭食、口渴和發(fā)熱亦較常見。病程長短不一,短者1~2天,長者數年,20天至2個月上下占多數,由急性轉為慢性而反復發(fā)作者并不少見。醫(yī)學 教育網搜集整理
免疫功能受損者感染本蟲后,通常癥狀明顯而病情重,持續(xù)性霍亂樣水瀉最為常見,一日數次至數十次。也有同時并發(fā)腸外器官寄生,如呼吸道等,其病情更為嚴重復雜。有人統(tǒng)計57例艾滋病病人感染者,42例死于本病,為艾滋病患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故國外艾滋病病人檢查隱孢子蟲已被列為常規(guī)項目。
免疫缺陷者感染后癥狀嚴重,表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對消除本蟲的感染是必不可少的。不論免疫功能是否正常感染本蟲后血中均可檢出特異抗體,但因該蟲寄生于腸粘膜表面,體液中的抗體可能不起保護作用,但能降低再感染的嚴重性。
診斷
早期對隱孢子蟲病的診斷須進行腸粘膜活組織檢查,近年則主要從糞便中查出卵囊確診。檢查方法多用糞便直接涂片染色法。水樣瀉的臨床癥狀可作參考。
金胺-酚染色法:染色后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卵囊為圓形,發(fā)出乳白色略帶綠色的熒光,中央淡染,似環(huán)狀。本法簡便、敏感,適用于批量標本的過篩檢查,但需要熒光顯微鏡,限制了在基層衛(wèi)生機構的廣泛應用。
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背景為藍綠色,卵囊呈玫瑰紅色,內部結構清晰。
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上述方法染色后,標本中多存在非特異的紅色抗酸顆粒,貌似卵囊,難以鑒別。本法先用金胺-酚染色后,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復染,染后用光學顯微鏡檢查,其卵囊同抗酸染色,而非特異性顆粒呈藍黑色,顏色與卵囊不同有利于卵囊的檢查,并提高了檢出率和準確性。
免疫診斷,國外已有幾種方法,其中單克隆熒光抗體法較敏感特異。
流行1.流行情況 迄今世界已有6大洲74個國家,至少300個地區(qū),都發(fā)現了隱孢子蟲病。在歐洲的腹瀉患者中,隱孢子蟲的檢出率為1%~2%;北美洲為0.6%~4.3%;亞洲、澳大利亞、非洲和中南美洲為3%~4%,高可達10.2%。很多報道認為,隱孢子蟲的發(fā)病率與當地的空腸彎曲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菌和藍氏賈第鞭毛蟲相近。在寄生蟲性腹瀉中占首位或第二位。國外爆發(fā)流行時有報告,多發(fā)生于與病人或病牛接觸后的人群,或幼兒園和托兒所等集體單位。美國費城一日托中心,在一次腹瀉爆發(fā)中隱孢子蟲的感染率高達65%(13/20)。同性戀并發(fā)艾滋病患者近半數感染隱孢子蟲。
國內于1987年韓范在南京市區(qū)首先發(fā)現了人體隱孢子蟲病病例。隨后在南京、徐洲、安徽、內蒙、福建、山東和湖南等省市都報道了一些病例。在腹瀉患者(多為兒童)中,隱孢子蟲的檢出率為1.36%~13.3%,其中福建的感染率最高。
一般認為隱孢子蟲病多發(fā)生在2歲或5歲以下的嬰幼兒,男女間無明顯差異,溫暖潮濕季節(jié)發(fā)病率高,農村比城市多,沿海港口城市比內地多,經濟落后、衛(wèi)生狀況差的地區(qū)比發(fā)達地區(qū)多,畜牧地區(qū)比非牧區(qū)多。但這些情況并非絕對,也有相反的例外報道,如在芬蘭旅游者到外地受感染是主要途徑,因此,該地區(qū)的成人感染多于兒童,城市高于農村。
2.傳染源 隱孢子蟲病人的糞便和嘔吐物中含大量卵囊,多數患者在癥狀消退后仍有卵囊排出,可持續(xù)幾天至5周,這是主要的傳染源,而健康帶蟲者和恢復期帶蟲者也是重要的傳染源。據Robert等最近報告,在21例免疫功能正常而無腹瀉患者的十二指腸引流物中發(fā)現了隱孢子蟲卵囊,可是在其糞便內查到的僅不到半數(46.7%),說明不伴腹瀉的帶蟲者是存在的。交叉試驗證實,牛、羊、貓、犬和兔等動物的隱孢子蟲卵囊亦可感染人,成為畜牧地區(qū)和農村的重要動物源性傳染源。
3.傳播途徑 日托中心隱孢子蟲病的爆發(fā)、家庭接觸爆發(fā)以及護理該病的醫(yī)護人員感染率高等報道提示,人際的相互接觸是重要的傳播途徑。近三年來,英、美等國報道了水源瀑發(fā)的問題,如只有不到65000人口的西部佐治亞洲,大約13000人發(fā)生了胃腸炎,其中39%的患者糞檢隱孢子蟲卵囊陽性,飲用自來水者患胃腸炎的危險性高于不飲用者,危險度為3:1,在自來水中也找到了卵囊。這是一次大范圍的水源瀑發(fā)。當今,用于消毒自來水的氯化物的濃度不能殺死卵囊,因此一旦水源污染,易引起爆發(fā)流行。
4.易感人群 人對隱孢子蟲普遍易感。嬰幼兒、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人,以及先天或后天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則更易感染隱孢子蟲。大量應用多種抗生素、患水痘、麻疹和經常感冒者等均易感本蟲。
防治原則
該病為人畜共患病,預防本病應防止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食物和飲水,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護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增強基免疫力,避免與病人病畜接觸。卵囊對外界的抵抗力強,常用的消毒劑不能將其殺死,10%福爾馬林、5%氨水,加熱65~70℃30分鐘,可殺死卵囊。
隱孢子蟲病治療至今尚無特效藥物。國外有用螺旋霉素治療者;國內用大蒜素(大蒜新素allimin)膠囊治療,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