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偽品產(chǎn)生的年代很早?!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指出藥有“真?zhèn)涡玛悺?,此后歷代本草中均記載有中藥材的作偽現(xiàn)象。除不法藥商之外,走方醫(yī)生是古代偽藥的重要制造者。走方醫(yī)三字訣為“賤、驗、便”,其所用藥物都是價廉易得之品。但是,某些走方醫(yī)卻經(jīng)常宣稱自己掌有某些貴重藥品,甚至有人專賣虎骨、麝香等藥。這并不表明他們拋棄了“賤、驗、便”三字訣,只能說他們在販賣偽藥。清·趙學敏《串雅》記載,走方醫(yī)把“作偽藥皆曰何兼”。《串雅外編》卷三有“偽品門”,記載了偽藥數(shù)種。趙學敏因怕過多輯錄這些偽藥容易啟奸誨騙,故僅略述數(shù)例。清末魯三橋《串雅補》一書則認為造假藥是方士四大方之一:“顧方術(shù)有四,一頂、二串、三抵、四色……抵者,偏藥抵金以欺人也。”此書卷三為“抵方”,專門輯錄一些走方醫(yī)造假藥的秘法。走方醫(yī)作偽的手法極為隱秘。仔細分析其作偽法,可以知道他們在造假時,除追求形似外,也兼求具備某些真品的鑒別特征和療效。本文僅據(jù)有關(guān)材料對走方醫(yī)的偽藥作一初步的探析。
貴重的藥材在民間大多皆有名氣,故走方醫(yī)多以此作為作偽的目標,牟取暴利。例如:
熊膽:《串雅補》載:“豬膽不拘多少,取汁涂板上,曬干,又涂、又曬,至膽汁數(shù)百。將膽汁刮下,用雞鐙皮裹如熊膽樣,陰干。能分墨解塵,以偽熊膽。”分墨爭塵是俗傳的熊膽鑒別法之一。《本草綱目》熊膽下記曰:“周密《齊東野語》云:熊膽善辟塵,試之以凈水一器,塵幕其上,投膽米許,則凝塵豁然而開也?!弊叻结t(yī)用豬膽作原料,也能達到辟塵的效果,以此蒙蔽世人。且豬膽的性味與熊膽有相似之處,故偽熊膽亦可取得一走的療效。
牛黃:《串雅補》載:“檢囫圇禹余糧石輕輕敲碎,取中心黃子似牛黃而有層暈者。用大黃汁煮透,曬干為偽?!迸|S的偽品早在南宋《寶慶本草折衷》里已有記載,但那是用豬膽制成的紅色物,外觀很容易鑒別。清代走方醫(yī)進一步改進作偽法,他們選禹余糧中心黃色而帶層暈的黃子,目的是模仿牛黃所具有的環(huán)狀層紋。再用大黃汁煮,一則是進一步染色,二則是賦予偽品以清熱解毒瀉下的作用。
類似的作偽例子還有制伽南香:“將花棧沉香或速香,并青皮濃汁煮干,或同青皮煮一伏時。”由于以沉香或沉香作為偽品的材料,故真?zhèn)沃冯m不在一個檔次,但肯定也會有一定的療效。趙學敏《串雅外編》記載的作偽例子中,貴生的藥品不多,其中假冰片的制作過程還挺復雜:“真片腦形如冰雪。如造假者;其性亦寒,用之頗與功同,往往欺人,亦得高價。用新磚一枚,納于廁中。一二月取出,同新汲水洗十分凈,于室中陰處下,用新磚蓋之,待霜出冰雪收之。如此數(shù)次,霜盡而止,用磁罐與潮腦同包,取其香氣。智者辨之。”趙學敏記載的偽造冰片方法還有數(shù)種,多用樟腦作為基本原料。
天竺黃的偽品在宋初就出現(xiàn)了。《開寶本草》云:“人多燒諸骨及葛粉等雜之?!薄对鲇唫嗡帡l辯》則云:“真者難得,故肆中有偽品?!钡洞叛a》所載的“制天竺黃”法是很有意思的:南天竺葉,搗爛絞汁,入南星末和勻。將原樹根開皮去膜,霜降前放前藥于內(nèi),立冬日取曬干,功倍竺黃。此法利用南天竺這一與天竺黃相近似的名字,又將南天竹葉汁拌和的天南星末,在南天竹根皮內(nèi)放置一段時間,這樣作偽的天竺黃實際上具有南天竺和天南星共同的功效,無怪乎《串雅補》的作者也稱贊其“功倍竺黃”了。這和某些天良喪盡的作偽法相比。雖牟利圖財?shù)哪康氖且恢碌?,但能有些療效,畢竟罪孽輕一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從以上一些偽品分析可知,某些走方醫(yī)的藥品作偽方法,曾參考了專門藥書所載的有關(guān)外觀鑒別特征和臨床治療范圍的資料,故于牟利之時,尚不至于過損人體。甚至有些偽品,有其獨特的作用,勝過真品。如趙學敏《串敏》凡例云:其中有可用者,若假象皮膏之收口,假乳香之定痛,著效更捷于真,亦方術(shù)所不廢也?!皳?jù)趙學敏載,該偽品”治撲打及金刃傷,血出不止者用之,并收口如神?!坝旨偃橄愕闹品椋骸睋裼邪`松樹,鋸開癭,就上鑿一孔,以糯米一升作飯,鹽一斤,拌勻,再杵成糍,入孔中,卻以元鋸下下癭封之,鹽泥固濟。百有二十日足,取出猩,成“乳香”矣?!斑@實際上是由松脂制成假乳香,據(jù)說定痛作用勝過真品,值得研究。
以上引述的《串雅》和《串雅補》兩書中所載的造假藥方法,看上去似乎不算太黑。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例子是經(jīng)過趙學敏、魯三橋兩位學者篩選過的。趙學敏說:“藥品尚真,奚錄偽焉?曰:所以著奸也。知其術(shù)始不受其愚,而作偽者更無以巧取厚利。”對一些可能“易一啟奸”的偽藥,趙氏均刪而不錄。應該說走方醫(yī)藥品作偽大多數(shù)還是荒誕不經(jīng),居心不良的。
例如走方醫(yī)有時出示金箔裹藥,看似貴重,實際上這種金箔是金精石在炭火上燒松后層層揭下來的。(《串雅補》)。又如琥珀,因其難得,故自古以來多偽品?!侗静菝审堋酚浻小爸箅u子及鯖魚枕造琥珀”的方法,但畢竟難以亂真。清代的走方醫(yī)造假?,?,其手段又要高出一籌:“上黃蠟三錢,入器熬去浮沫凈,下提凈老松香七錢,再熬清,入紫草濃汁和勻,色赤為度。先以蔑圈圈定,或印子做成錠子塊。先以本賦草打磨滅后,以新白布細細揩摹至光澤,與真琥珀無異。”(《串雅補》)又如假狗寶:“爐甘石(揀有層暈堅賦者用)降香煎濃汁,加月五石仝煮干,洗凈陰干偽之?!边@些偽藥惟求形似,牟取錢財,別無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走方醫(yī)作偽藥,是根據(jù)各個時期的用藥習俗來作偽的。象《串雅》所的造假胡椒、假雄黃、假膽礬,在當時真品也許是緊缺藥,但現(xiàn)在容易獲得,恐怕就無人愿意費時費力去作假了。清代有些藥物是很怪異的(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的猴經(jīng)、獅子油、山羊血、通血香等),這些怪藥在當時醫(yī)學界十分風行,因此走方醫(yī)隨俗相競作假。如通血香,《本草綱目拾遺》載:“出西洋,色如干醬……治血癥及肝血氣藥最良”。清代好些醫(yī)書中都記載了該藥。又趙學敏還記載了山羊血,清代本草及方書中的記載更多,據(jù)說是活刺山羊的心血而成,《本經(jīng)逢原》稱之為和傷散血之神藥?!端幮钥肌份d其鑒別特征為“入水一絲不散者真”。但此物就是在清代,也難得其真。趙學敏說:“今市中每多此物,高索重價,非親歷其地,真知灼見而得者,勿用也。”
據(jù)《串雅補》所載,走方醫(yī)對所謂通血香、山羊血,其造假法都是一樣的:“通血香:方士以此偽孩兒口中血,藥肆以此偽山羊血。風化石灰(篩細再研無聲,一兩)、生大黃(為未,二兩五錢),浣衣白鹼(一兩),加水一大碗熬化,下前二藥,煮干捏如棗核樣者,謂孩兒血;撳作薄片曬于,謂山羊血。置米粒許于水上,即一紅絲下放。”《藥性考》所載的鑒別特征,興許就是根據(jù)偽品而來的。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清代江南醫(yī)家喜用張仲景《金匱要略》的旋覆花湯,其中的“新絳”一藥,筆者曾考證其在漢代是指茜草初染成的絲織物。但清代的醫(yī)藥家失考,訛為“猩絳”,連許多名醫(yī)亦從此說。當時誤以為“猩絳”是猩猩血染的絲織品,故猩猩血的偽品應運而生?!洞叛a》兩處記載了假猩血的制法:“白鹼一兩二錢,風化石灰一兩二錢,生大黃三錢,川倍子二個。先將大黃、倍子入沙鍋內(nèi),用水一大碗,煎湯沸時,加水添上。如此數(shù)十次,仍盛一宮碗,撈起黃、倍,人灰、鹼攪勻,置瓷器內(nèi)封固。遇毒時將鮮草梗挑點,一刻數(shù)次即退?!边@種猩血似乎不是用來制新絳,而是用來解毒的。另一猩猩血的制法比較簡單:“五倍子五錢,瓜兒竭一兩,入茶內(nèi),黑色。”清末民初有用紅花染絳緯者,尚不離大譜,但當時有用“洋紅染輕麻偽充”者,則危害不淺。洋紅有毒,尚不及用大黃、五倍子等所作者。
現(xiàn)代出版的許多揭露舊時皮門內(nèi)幕的書籍中,也常有藥物造假的記載。如賣假虎骨者多作藏民打扮,他們當場用刀剔削帶有虎爪的虎骨,這些假虎骨用的是駱駝的后腿骨。因為虎腿是三節(jié)骨,而驢、馬、牛、騾的腿骨只有二節(jié),駱駝的的后腿骨才是三節(jié),故用它來作假?;⒆梢允钦娴?,用牛筋經(jīng)火烤后把虎爪和駱駝骨連在一起,就成了一般人很難識破的帶爪虎骨。賣假虎骨的都不賣虎爪,因為這是招牌(《江湖內(nèi)幕黑話考》)。江湖賣假藥的經(jīng)常利用民間流行的某些說法來偽造某些藥材的特征。如虎鞭,賣假藥的根據(jù)民間傳說虎陰莖有刺(故有些帶刺的草藥也常用“老虎卵”來命名),而且傳說狗最怕虎,聞虎氣就跑開等,來制造虎鞭。筆者在德國見一醫(yī)者收藏的假虎鞭,用的是某種帶倒刺的肉質(zhì)植物嫩莖,經(jīng)蒸煮而成干筋狀物。此物再與不知是什么動物的筋膜粘合在一起,給人印象是連輸精管一起割下的真正虎鞭。據(jù)資料所載,真正的虎鞭僅有稀疏的疣狀突起,決非假品夸張的倒刺。早年聽廣西一同行說,有些賣假虎鞭的還在上面涂些狗最怕聞的藥品,使狗遠遠一聞就跑,然后賣假藥的借機吹噓其藥為真。虎是受保護的動物,現(xiàn)在政府已禁止用其作藥。民間賣假藥的騙子所賣與虎相關(guān)的藥物,絕無真品,不可相信。
走方醫(yī)偽造假藥的記載,除《串雅》、《串雅補》所載之外,新發(fā)現(xiàn)的《鈴醫(yī)書》中也有此類內(nèi)容。但此書系走方醫(yī)所用原書,未經(jīng)他人刪改,其中多用黑活,因筆者手頭有關(guān)皮門黑話的資料尚難解決這些問題。故不加解說地引其少數(shù)作偽之方于下:
“走虎法子:中將,婦科良藥。尖嘴照子做的腸。
肖落汗;皂礬、倍子做的。
耳廷子:尖嘴氣筒而做的。
水付子方:元血做的,染線上?;鸶蹲臃剑河妹鞯\染線做的?!?/P>
據(jù)查雞的黑話是“尖嘴子”,那么是否上述引方中用了雞的某一部位?有待進一步考證。
小結(jié):以上根據(jù)現(xiàn)有的走方醫(yī)材料中藥品作偽現(xiàn)象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從中可以看出,走方醫(yī)所造的偽藥,并非簡單地追求形似,他們也有基于醫(yī)藥學知識而發(fā)明的造假藥方法。了解走方醫(yī)作偽藥的內(nèi)幕,對防止作偽,不受其愚是有益的。同時,從這些作偽的藥品中,也許能發(fā)掘出一些新的簡、驗、廉、便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