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強健骨骼,遠離骨折”,口號為“科學運動,健康生活”。此次主題與健康中國行動中全民健康、全民健身的理念高度契合,動員社會從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關注骨質疏松,引導群眾關注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科學運動,遠離骨折。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骨質疏松,學習如何預防骨質疏松,保護我們的骨骼。
一、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松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為特征。
骨質疏松癥主要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一般發(fā)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骨質疏松癥(Ⅱ型,一般指70歲以后老年人發(fā)生的骨質疏松)和特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但病因尚不明)。
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是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導致的骨量減少而造成,約占全部骨質疏松癥的10%~15%。
二、骨質疏松有哪些癥狀
1.疼痛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xiàn)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后出現(xiàn)。
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三、為什么會骨質疏松?
1.骨組織量減少
這是最基本的病變,其特征是骨量減少而導致單位骨體積內的骨組織含量的減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組織的化學組成并沒有改變;
2.骨的微結構異常
骨量逐漸減少,先使骨變薄變輕,骨小梁變細。骨的繼續(xù)減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間的連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這種情況在人的中軸骨上表現(xiàn)較為清楚。中軸骨,即脊柱,其椎體內部由海綿樣網狀結構的松質骨構成。當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變大,原來有規(guī)則的海綿樣網狀結構,變成不規(guī)則的孔狀結構。這就破壞了骨的微結構,易于骨折。
3.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
由于上述兩種改變,皮質骨變薄,松質骨、骨小梁變細,斷裂,數量減少,孔隙變大,這樣的骨支撐人體及抵抗外力的功能減弱,脆性增加,變得容易骨折。當骨密度嚴重降低時,連咳嗽、開窗、彎腰端水這樣的小動作也可能導致骨折。與骨質疏松密切相關的骨折,即非暴力下的骨折,通常稱為骨質疏松性骨折。
四、預防骨質疏松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1.補充鈣元素
攝入足夠量的鈣劑,幫助構建強健骨骼,保持日后骨骼健康。當綠色蔬菜和其他食物含鈣量較少時,應在一日三餐中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蝦米、魚(特別是海魚)、動物骨、芝麻醬、豆類及其制品、蛋類等。同時,根據需要補充適量的鈣劑,以滿足骨骼需要。若您需要攝入鈣劑,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您的鈣劑。
2.適量補充維生素D
機體要在維生素D的幫助下才能很好地吸收鈣。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比如雞蛋黃、肝臟、強化奶以及鯖魚、大馬哈魚、金槍魚之類的魚脂肪;在做好防曬的同時,讓皮膚多接觸陽光,這樣可使機體自動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盡量不用如遮光布或遮陽板等遮陽物。繁忙的現(xiàn)代社會,飲食營養(yǎng)不均衡,戶外活動減少,不少人都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請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通過血液檢查,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D。
3.注意其他維生素、礦物質水平與合理營養(yǎng)
均衡的飲食離不開益于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超高含量的蛋白質、鹽(鈉)或咖啡因會引發(fā)體骨流失。您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鈣以幫助機體保持骨骼健康。
4.加強鍛煉
活動筋骨強健骨骼。對于那些喜歡長期臥床或不愛鍛煉的人,患骨質疏松的風險會比正常人高。所以,每周需要鍛煉至少2.5小時遠離骨折,佑安提示強健骨骼從科學運動健康生活開始,若能堅持每周鍛煉150分鐘會更好。嘗試讓自己每天都拿出些閑暇時間進行鍛煉。
5.戒煙與限酒
請不要吸煙或過度飲酒。
6.預防跌倒
許多人跌倒后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骨損傷,所以預防跌倒很重要。
以上分享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享給朋友。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