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于其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較易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jīng)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故而糖尿病患者如何護腎也成為眾多糖尿病患者所關注的問題,為此,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特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請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受損的幾率與風險要遠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腎損傷往往在無聲無息中發(fā)生,癥狀不易察覺。若早期不加以控制,任由腎功能不可逆地減退,到了中晚期發(fā)展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將不容樂觀,治療難度也大大提高。
糖友護腎要三早
(一)早發(fā)現(xiàn):如廁后多看一眼
雖然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但并不是說它無跡可尋。老年人日??梢责B(yǎng)成如廁后看一眼的習慣,觀察下尿液的顏色和性狀。
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個小時后觀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勞累、感冒、上火后尿色加深,呈濃茶色、醬油色,應及時到腎病科進行尿液檢查。
此外,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腰痛等都可能是慢性腎病透露的信號。
(二)早預防:每年查一次尿常規(guī)
高血壓和腎臟病可謂是兩個“難兄難弟”。腎臟病往往會引起高血壓,如腦、腎等多個靶器官損害。因此,高血壓患者也是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會發(fā)生糖尿病腎病,且病程越長危險越高,一旦發(fā)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更加難以控制。
這兩大人群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以減少腎臟損傷。無癥狀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癥),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規(guī)檢查。
1型糖尿病人患病5年后要檢查腎臟功能,而2型糖尿病人因為癥狀不明顯,發(fā)病時血糖可能已經(jīng)升高多年,一旦得病要立即檢查腎功能。以后的每年都至少檢查一次。
(三)早治療:三分吃藥七分養(yǎng)
俗話說,“治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yǎng)”,慢性腎病也不例外。
如何做好這“七分”呢?
首先就是要保證合理的飲食結構。提倡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通常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6克。建議其中一半應為優(yōu)質蛋白質,即富含氨基酸的動物蛋白質,尤其是蛋及奶。
鈉鹽攝入量限制在2~3g/d,同時禁食腌制食品;限制含磷較高的食物如汽水、酵母、動物內臟類、干豆類、堅果類;血鉀高時,應少選用鉀離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筍、菠菜、咖啡、濃茶、雞精等。
浮腫明顯的患者必須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通常經(jīng)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ml為宜。
要堅持鍛煉并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防過度勞累,早期糖尿病腎病運動不怎么受限,但終末期大量、劇烈的運動就要避免了,因為此時往往合并有心血管的病變,劇烈運動危險性較高。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護腎三早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感覺這篇文章還不錯,可以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