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瘢痕灸法,又稱化膿灸。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膚,漸致化膿,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種灸法。瘢痕灸可以說是我國應用歷史最長的一種灸法。晉唐時期最為盛行,不僅在醫(yī)籍中有大量的記載,而且文學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中寫道:“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痕瘢”,韓愈還生動的描述了施灸的場面:“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當時的醫(yī)家認為,化膿灸與疾病的療效直接相關,如唐代醫(yī)家陳延之的《小品方》中指出:“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圣惠方》也說“灸炷雖然數(shù)足,得瘡發(fā)膿壞,所患即差;如不得瘡發(fā)膿壞,其疾不愈”。早用于急癥灸治。《備急灸法》所載灸治的22類急癥中,有對類系用直接灸療,直接灸須出現(xiàn)灸瘡,是許多醫(yī)家追求的目標,如《針灸資生經(jīng)》還記載了引發(fā)灸瘡之法“用赤皮蔥三五莖去青,于(火唐)灰中煨熟,拍破,熱熨瘡十余遍,其瘡自發(fā)”。瘢痕灸到南宋時,由于較為疼痛,不受達官貴人的歡迎,聞人耆年的《備急灸法》中提到:“富貴驕奢之人,動輒懼痛,聞說火灸,嗔怒叱去。”所以從金元時代起針法,特別是針刺手法重新受到重視。然而盡管如此,瘢痕灸仍然受到明清乃至近現(xiàn)代針灸醫(yī)家的青睞。如清·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一書中形容說:“灸瘡必發(fā),去病如把抓。”現(xiàn)代的臨床實踐也證實,在某些病證,主要是急難病證的治療上,瘢痕灸與包括無瘢痕灸等在內(nèi)的各種灸法相比,其療效優(yōu)勢還是相當明顯的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