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臨床常用的灸法有艾炷灸、艾條灸和溫針灸三種。
1.艾炷灸 將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捏成上小下大的圓錐狀艾炷,大者如半粒棗,小者如半麥粒,每一炷稱為一壯。艾炷灸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將制成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按燃燒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先于施灸穴位涂以少量大蒜汁,再將小艾炷放置在穴位上燃燒,燃盡后繼續(xù)加炷,一般灸5~10壯,使局部皮膚灼傷,起泡化膿,愈合后留有瘢痕。在施灸過程中,艾炷燃燒可引起灼痛,醫(yī)者可在灸穴附近進(jìn)行按摩或叩打,以減輕灼痛。本法適用于某些頑固性疾病。
無瘢痕灸:先于施灸穴位涂以少量凡士林,再放上艾炷點燃至一半或2/3時,病人感到灼痛,即除去未燃盡的艾炷,更換新艾炷。一般灸3-5壯。灸處可見皮膚充血、紅潤,不灼傷皮膚,不留瘢痕。本法適用范圍較廣。
(2)間接灸:在施灸穴位上放一襯墊物,然后將艾炷放在上面點燃。由于放置襯墊物不同,所以名稱也不一,臨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隔姜灸:用鮮生姜切成O.5-1分厚的薄片,針刺幾個小孔,放置在灸穴上,再將艾炷置于姜片上點燃,燒至病人有灼痛感,另換艾炷再灸。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整理本法適用于寒冷性疾病。
隔蒜灸:灸法如隔姜灸,將姜片換成大蒜片。本法適用于癰疽初起及毒蟲咬傷等證。
隔鹽灸:先用凈食鹽填平臍孔,再放艾炷施灸。本法適用于吐瀉所引起肢冷、脈伏,或中風(fēng)脫證,有回陽救逆的效果。
隔餅灸:以各種溫?zé)崴幬锶绺阶?,研末制成藥餅,作為灸治襯墊物。本法適用于頑固性疾病。
2.艾條灸 用細(xì)桑皮紙或容易燃燒的薄紙,取艾絨卷成直徑1. 5cm,長度為15~20cm的圓柱體,越緊越好,制成艾條。將艾條一端用火點燃,對準(zhǔn)施灸穴位約距O.5-1寸,進(jìn)行熏灸,使病人有溫?zé)岣谢蜉p微灼痛感;亦可一上一下如雀啄狀或一左一右回旋熏灸,以灸至局部紅潤為度。此法使用簡便,一般疾病皆可應(yīng)用。
3.溫針灸 毫針留針過程,于針柄上纏裹艾絨一團(tuán),此法系針法、灸法并用,適用于寒濕所致筋骨痹痛諸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