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辛夷
拼音:xīn yí
基本解釋
木蘭花的花蕾入藥名。
在古漢語中,辛夷也指玉蘭花(lily magnolia;magnolia wood)香木,木蘭露申辛夷。——《楚辭·屈原·涉江》
詳細解釋
中藥藥材。指辛夷樹(即玉蘭)的干燥花蕾。
玉蘭屬木蘭科,落葉喬木,高數(shù)丈,木有香氣?;ǔ醭鲋︻^,苞長半寸,而尖銳儼如筆頭因而俗稱木筆。及開則似蓮花而小如盞,紫苞紅焰,作蓮及蘭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又呼為玉蘭。
今多以“辛夷”為木蘭的別稱?!冻o·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洪興祖補注:“《本草》云:辛夷,樹大連合抱,高數(shù)仞。此花初發(fā)如筆,北人呼為木筆。其花最早,南人呼為迎春。” 唐 杜甫 《逼仄行贈華曜》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宋 王安石《烏塘》詩之二:“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 柘岡 西。” 清 龔自珍 《洞仙歌·憶羽琌山館之玉蘭花》詞:“ 江 東猿鶴,識人間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參閱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辛夷》。
辛夷又名望春花,屬木蘭科植物。色澤鮮艷,花蕾緊湊,鱗毛整齊,芳香濃郁。辛夷有散風寒的功效,用于治鼻炎、降血壓;辛夷又是一種名貴的香料和化工原料,亦是一種觀賞綠化植物,歷史上曾多年供不應求。
南召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地理位置特殊,生態(tài)條件優(yōu)越。年平均氣溫14.8℃,年積溫4782.3℃--5419.3℃,年日照時數(shù)為1978.8小時,日照率45%,春秋晝夜溫差在6--10℃左右,平均降雨量為921毫米,無霜期216天,土壤PH值在5.5-7.5之間,光、熱、水、土資源得天獨厚,為優(yōu)質辛夷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南召縣盛產辛夷,據(jù)史料記載,元末明初南召就年產辛夷萬余公斤,至今在產區(qū)仍保留有500年以上的辛夷天然植物群落?,F(xiàn)有種植面積8萬畝,220多萬侏。項目區(qū)現(xiàn)有辛夷5.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0%,年產干藥材46萬公斤,占河南的70%,占全國的40%,面積產量均居全國之最,堪稱辛夷之鄉(xiāng)。
1984年以來,河南省科委組織河南農業(yè)大學和省市有關科研部門的專家教授對南召實施科技開發(fā),專家們對南召縣境內辛夷資源分布、栽培管理、良種選育、嫁接改造、生藥采摘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已查明南召辛夷有13個自然類型,從中篩選出"腋花望春玉蘭"、"桃實望春玉蘭"、"猴掌望春玉蘭"三個優(yōu)良品種和五個優(yōu)良侏系,嫁接繁育四十多萬侏,為實現(xiàn)辛夷良種化奠定了良好基礎。1993年-1996年,地河南農業(yè)大學的直接參與下,對南召縣可提取香料植物進行了實地研究和提取分析,發(fā)現(xiàn)南召辛夷揮發(fā)油含量達4-5%。揮發(fā)油淡黃 20 色透明,清香撲鼻,主要組分有30余種,比重D, 0.8385 20 折光率D ,比旋度值(a)-22.23°。辛夷揮發(fā)油香型優(yōu) 1.4774 于其它植物,除藥用外又可人工合成香精,可替代對人體有害的人工合成香精,其既可用于高檔卷煙、食品加工,又可用于日常生活及化妝品。南召辛夷種植面積大,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利用辛夷提取香精香料,對振興當?shù)亟洕貙⑵鸬斤@著作用。
辛夷用途廣泛,是國內外緊缺中藥材。日本早年從辛夷中提取揮發(fā)油用于香煙、化妝品原料和制藥,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量從中國進口辛夷及揮發(fā)油粗品;國內除在中醫(yī)方劑中廣泛使用外,以辛夷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藥也不在少數(shù),如鼻炎靈等。
界:植物界Plantae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木蘭目Magnoliales
科:木蘭科 Magnoliaceae
屬:木蘭屬Magnolia
種:望春花 Magnolia biondii Pamp.
或:玉蘭 Magnolia denudata Desv.
或:武當玉蘭Magnolia sprengeri Pamp.
[來源] 該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
[采制] 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采收,除去枝梗,陰干。
落葉灌木,高3~4米。
干皮灰白色;小枝紫褐色,平滑無毛,具縱闊橢圓形皮孔,淺白棕色;頂生冬芽卵形,長1~1.5厘米,被淡灰綠色絹毛,腋芽小,長2~3毫米。
葉互生,具短柄,柄長1.5-2厘米,無毛,有時稍具短毛;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6厘米,寬5~8.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呈圓楔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有時于葉緣處具極稀短毛,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主脈凸出。
花于葉前開放,或近同時開放,單一,生于小枝頂端;花萼3片,綠色,卵狀披針形,長約為花瓣的1/4~1/3,通常早脫;花冠6片,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倒卵形,長8厘米左右,雄蕊多數(shù),螺旋排列,花藥線形,花絲短;心皮多數(shù)分離,亦螺旋排列,花柱短小尖細。
果實長橢圓形,有時稍彎曲。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長于較溫暖地區(qū)。
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帶,現(xiàn)在野生較少,在山東、四川、江西、湖北、云南、陜西南部、河南等地廣泛栽培。產于河南及湖北者質量最佳,銷全國并出口。安徽產品集中安慶,稱安春花,質量較次。
本植物的樹皮(木蘭皮)、花(木蘭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玉蘭(《學圃雜疏》),又名白木蓮(《本草綱目啟蒙》)、應春花、玉堂春、白玉蘭。
落葉喬木,高達15米。
樹冠卵形,分枝少,幼枝有毛。
葉互生;葉柄長1~2.5厘米,被柔毛;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8~16厘米,寬5~10厘米,先端闊而突尖,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脈上被疏毛,下面淡綠色,被灰白色柔毛;冬芽密生絨毛。
花大,單生,先葉開放,杯狀,直徑10~15厘米,白色,或外面紫色而內面白色;花梗粗短,密生黃褐色柔毛;花萼與花瓣相似,9片,倒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雄蕊多數(shù),花絲扁平;心皮多數(shù),卵形,聚生于延長的花托上。
果實圓筒形,長7~10厘米。
花期2月。
果期6~7月。
多栽培或野生于闊葉林中。
分布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花(玉蘭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