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發(fā)性骨軟骨瘤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通常所指的是外生骨疣,僅針對單發(fā)性骨軟骨瘤而言。
【病理】
骨軟骨瘤為一骨皮質向外突出的腫塊,基底部寬窄不一。腫瘤由纖維膜、軟骨帽和瘤體三部分構成,切面顯示三層典型結構:①表層為血管稀少的膠原結締組織纖維膜。②中層為灰藍色半透明軟骨即軟骨帽。③基層為腫瘤的主體含有黃骨髓的骨松質。鏡下見腫瘤由三種組織構成,即由骨質構成的瘤體、透明軟骨帽和纖維組織包膜。軟骨帽和骨柄交界處可見活躍的軟骨內化骨。
【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主要癥狀是緩慢生長的局部腫塊,突出于皮膚表面,表面皮膚無改變、質硬。小的軟骨瘤表面光滑,大的表面粗糙或呈分葉狀,沒有明顯的壓痛,如果并發(fā)病理性骨折,則可引起局部腫脹和劇痛。
2.輔助檢查:
(1)X線:長骨干骺端向皮質外突起一菜花狀腫塊,基底部與皮質相連。瘤體表面可見鈣化點,如果出現(xiàn)下列征象,則有惡性變的可能:①腫瘤短期內突然長大。②鈣化影增多。③基底部骨質有破壞。④軟骨帽邊緣有棉絮狀鈣化影,邊緣模糊。
(2)CT:與骨質相連的骨性突出,頂端有軟骨帽覆蓋,并能清楚顯示腫瘤的附著部位。
(3)MRI:可清楚區(qū)分骨、軟骨和骨髓的各種成分。其中軟骨成分在T1加權圖像上為稍高信號,在T2加權圖像為高信號。腫瘤內鈣化組織在T1、T2加權圖像上均為低信號。在T1加權圖像上顯示病變內的骨髓與患骨相連,T2加權圖像上可以確定高信號的軟骨帽的厚度。
3.診斷標準:
(1)好發(fā)年齡:骨軟骨瘤好發(fā)年齡在10~30歲,70%~80%的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下。
(2)好發(fā)部位:腫瘤分布遍及全身,但常見于四肢長管狀骨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最為多見,約占48%.
(3)一般無自覺疼痛癥狀,無壓痛,逐漸長大的硬性包塊是其臨床特點。瘤體靠近血管、神經、肌腱、關節(jié)時,可引起相應的壓迫癥狀和關節(jié)功能障礙,甲下骨疣可引起局部疼痛,趾甲被頂起、磨破后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4.鑒別診斷:
(1)大肌腱的止點處沿肌腱的鈣化、骨化(如股骨大粗隆、跟骨結節(jié)等)不是骨軟骨瘤。
(2)骨旁骨瘤:骨旁骨瘤起自一側皮質骨,同時向骨外生長,產生骨化團塊狀影像,表面呈不規(guī)則分葉狀,與骨軟骨瘤不同。
【治療】
無癥狀者可不予手術,但需密切觀察,有下列情況者,需做徹底切除:
1.病人活動時該處疼痛。
2.較大腫瘤合并壓迫癥狀。
3.伴有滑囊炎。
4.肢體功能障礙。
5.有惡變先兆。
手術范圍包括骨膜、軟骨帽蓋、骨皮質及基底周圍正常骨質,術中避免傷及鄰近組織和骨骺板。
【療效標準及預后】
手術效果良好,一般不再復發(fā),不徹底的手術往往促進或加速惡變。
【隨診】
遺傳性多發(fā)性骨軟骨瘤生長緩慢,骨骺融合后,腫瘤停止生長。如果腫瘤持續(xù)生長,則有惡變之可能,應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