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內科學 > 正文

腔隙性梗死的病因|病理

2014-02-27 14:0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腔隙性梗死的病因|病理:

腔隙性梗死概述:

腔隙性梗死(lacunarinfarct)由于長時間高血壓造成腦深部白質和腦干穿通動脈病變和閉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壞死、液化腦組織被吞噬細胞移走形成腔隙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約占腦梗死的20%.這是最常見的高血壓腦血管病變,CT掃描是診斷腔隙性腦梗死最有效的檢查方法。

腔隙性梗死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1、最常見的是高血壓導致小動脈及微小動脈壁脂質透明變性,管腔閉塞產生腔隙性梗死。

2、大腦中動脈和基底動脈硬化及形成小血栓阻塞深穿支動脈引起腔隙性梗死。

3、血流動力學異常如血壓突然下降使已嚴重狹窄動脈遠端血流明顯減少形成微小梗死。

4、各類小栓子如紅細胞、纖維蛋白、膽固醇、空氣及動脈粥樣硬化斑等阻塞小動脈。

5、血液異常如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增多癥、高凝狀態(tài)等也會引起發(fā)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腔隙性梗死病理改變:

腔隙性梗死灶形狀不一,有不規(guī)則圓形、卵圓形、狹長形,直徑3~4mm常見,小者0.2mm,大者15~20mm.病變常位于豆紋動脈、丘腦深穿動脈及基底動脈旁中線支。病灶常見于腦深部核團(殼核37%、丘腦14%、尾狀核10%),腦橋16%和內囊后肢(10%),腦深部白質、內囊前肢和小腦少見。大體標本:腔隙為含液體小腔洞樣軟化灶,內有纖細的結締組織小梁,可見吞噬細胞和微血管瘤,病變血管發(fā)生透明變性、玻璃樣脂肪變、玻璃樣小動脈壞死、血管壁壞死和小動脈硬化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