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內科學 > 正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征

2014-04-16 15:0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征有很多,醫(yī)學|教育網為您整理了如下幾點:

  1.嘔血與黑便:嘔血前可有上腹不適和惡心,而后嘔吐出血性胃內容物。其顏色視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在胃內停留時間的長短而不同。出血位于食管、出血量多、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則呈鮮紅色或混有凝血塊,或呈暗紅色;當出血在胃內停留時間長或量較少,則因血紅蛋白與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鐵血紅蛋白,嘔吐物可呈咖啡渣樣或棕褐色。嘔血的同時因部分血液經腸道排出體外,可形成黑便或血便。

  2.失血性周圍循環(huán)障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達血容量的10%~15%時,除畏寒、頭暈外,多無血壓、脈搏等變化;出血量達血容量的20%以上,則有冷汗、心慌、脈搏增快、四肢厥冷等急性失血癥狀。若出血量達30%血容量以上,則出現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表現,顯示血壓下降、脈搏頻數微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3.血液學改變:起初不明顯,隨后由于輸液及組織液的滲出等情況,血液被稀釋,紅細胞比容及血紅蛋白逐漸降低。急性出血患者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由于出血后骨髓代償性增生??蓵簳r出現大細胞性貧血,慢性失血則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出血24小時內網織紅細胞即見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漸降至正常。大出血2~5小時,白細胞計數輕~中度升高,血止后2~3天恢復正常。但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者白細胞可不升高。

  4.氮質血癥:大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質消化產物被腸道吸收,血中尿素氮可暫時升高,稱為腸源性氮質血癥。常于一次出血后數小時開始上升,24~48小時達高峰,大多不超過14.3mmol/L,3~4日后降至正常。

  5.發(fā)熱:大出血后多在24小時內出現低熱,持續(xù)3~5天后降至正常。引起發(fā)熱的原因可能與周圍循環(huán)衰竭,導致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