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當歸六黃湯:
【分類】清熱劑-清虛熱
【組成】當歸 生地黃 黃芩 黃柏 黃連 熟地黃各等分(各6g) 黃芪加一倍(12g)
【用法】上藥為粗末,每服五錢(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功效】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主治】陰虛火旺盜汗。發(fā)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
【方解】本方為治陰虛火旺的盜汗而設。因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偏亢,陰虛則火愈旺,火旺則陰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見以盜汗為主的諸種陰虛火旺表現(xiàn)。治宜滋陰清熱,固表止汗。方中當歸、生地、熟地入肝腎而滋陰養(yǎng)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為方中君藥。盜汗因火旺迫陰,水不濟火,故臣以黃連、黃芩、黃柏,三黃以瀉火除煩,合苦以堅陰之意,熱清則火不內(nèi)擾,陰堅則汗不外泄,合君藥以育陰清熱。由于汗出過多,表氣不固,故倍用黃芪以益氣實衛(wèi)固表止汗,又可合當歸、熟地以益氣養(yǎng)血。綜觀全方,其配伍特點,一是養(yǎng)血育陰與瀉火除熱并進,養(yǎng)陰以治本,瀉火以治標,使陰固而水能制火,熱清則耗陰無由;二是益氣固表與育陰瀉火相配,育陰瀉火為本,益氣固表為標,以使營陰內(nèi)守,衛(wèi)外固密。諸藥合用,則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之功,于是內(nèi)熱、外汗皆可相應而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運用】1.本方主治陰虛火旺之盜汗。以盜汗面赤,心煩溲赤,舌紅,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其養(yǎng)陰瀉火之力頗強,對于陰虛火旺,中氣未傷者適用。若脾胃虛弱,納減便溏者則不宜用。
2.本方滋陰清熱之力較強,且偏于苦燥,若陰虛而實火較輕者,可去黃連、黃芩,加知母以其瀉火而不傷陰。
【文獻】《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盜汗。陰盛則陽虛不能外固,故自汗,陽盛則陰虛不能中守,故盜汗。若陰陽平和之人,衛(wèi)氣晝則行陽而寤,夜則行陰而寐,陰陽既濟,病安從來?惟陰虛有火之人,寐則衛(wèi)氣行陰,陰虛不能濟陽,陽火因盛而爭于陰,故陰液失守外走而汗出;寤則衛(wèi)氣復行出于表,陰得以靜,故汗止矣。用當歸以養(yǎng)液,二地以滋陰,令陰液得其養(yǎng)也。用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黃柏瀉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諸寒藥中加黃芪,庸者不知,以為贅品,且謂陽盛者不宜,抑知其妙義正在于斯耶!蓋陽爭于陰,汗出營虛,則衛(wèi)亦隨之而虛。故倍加黃芪者,一以完已虛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陰。”
臨床報道: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盜汗5例,原發(fā)病分別為化膿性扁桃體炎、黃疸型肝炎、腎病綜合征、缺鐵性貧血和病毒性心肌炎,經(jīng)治療分別服藥6劑、9劑、10劑、15劑、30劑盜汗止,除腎病綜合征外,其他原發(fā)疾病亦同時治愈(中醫(yī)雜志,1984; 25:54)。
【方歌】當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 滋陰瀉火兼顧表,陰虛火旺盜汗良。
【相關癥狀】五心煩熱 皮膚黑斑 盜汗 面色紅 陰癢 大便秘結(jié) 小便黃赤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