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煎法:一般藥物可以同時入煎,但部分藥物因其性質(zhì)、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不同。即使同一藥物,如煎煮時間不同,其性能與臨床應(yīng)用也存在差異。
以下對常用特殊煎法進(jìn)行介紹。
①先煎:
a)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難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礦物、貝殼類藥物,應(yīng)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再下其他藥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鐵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龍骨、牡蠣、海蛤殼、瓦楞子、珍珠母、石決明、紫貝齒、龜甲、鱉甲等。
b)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醫(yī)`學(xué)敎育網(wǎng)搜`集整理強的藥物,宜先煎45~60分鐘后再下它藥,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藥。
②后下:
a)主要指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揮發(fā)而降低藥效,須在其他藥物煎沸5~10分鐘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b)有些藥物雖不屬芳香藥,但久煎也能破壞其有效成分,如鉤藤、大黃、番瀉葉等亦屬后下之列,甚至可以直接用開水泡服。
③包煎:
a)主要指黏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紗布袋裝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以防止藥液混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鍋底,加熱時引起焦化或糊化。
b)蒲黃、海金沙等因藥材質(zhì)地過輕,煎煮時易飄浮在藥液面上,或成糊狀,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c)車前子、葶藶子等藥材較細(xì),又含淀粉、粘液質(zhì)較多的藥,煎煮時容易粘鍋、糊化、焦化。
d)辛夷、旋覆花等藥材有毛,對咽喉有刺激性。
④另煎(另燉):
a)主要指某些貴重藥材,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還應(yīng)單獨另煎即另燉2~3小時。
b)煎液可以另服,也可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c)如人參、西洋參、羚羊角、麝角、鹿茸、虎骨等。
⑤烊化(溶化):
a)主要指某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為避免入煎粘鍋或粘附其他藥物影響煎煮,可單用水或黃酒將此類藥加熱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藥液沖服。
b)也可將此類藥放入其他藥物煎好的藥液中加熱烊化后服用。
c)如阿膠、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虎骨膠、蜂蜜、飴糖等。
⑥沖服:
a)主要指某些貴重藥,用量較輕,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細(xì)末,制成散劑,用溫開水或復(fù)方其他藥物煎液沖服,如麝香、牛黃、珍珠、羚羊角、西洋參、鹿茸、人參、蛤蚧等。
b)某些藥物,根據(jù)病情需要,為提高藥效,也常研成散劑沖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及用于息風(fēng)止痙的蜈蚣、全蝎、僵蠶、地龍和用于制酸止痛的烏賊骨、瓦楞子、海蛤殼、延胡索等。
c)某些藥物高溫容易破壞藥效或有效成分難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劑沖服,如雷丸、鶴草芽、朱砂等。
d)一些液體藥物,如竹瀝汁、姜汁、藕汁、荸薺汁、鮮地黃汁等也須沖服。
⑦泡服(焗服):
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壞藥效的藥物,可以用少量開水或復(fù)方中其他藥物滾燙的煎出液趁熱浸泡,加蓋悶潤,減少揮發(fā),半小時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紅花、番瀉葉、胖大海等。
?、嗉鍦?
a)主要指某些藥物為了防止與其他藥物同煎使煎液混濁,難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藥物,如灶心土等。
b)某些藥物質(zhì)輕用量多,體積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須、絲瓜絡(luò)、金錢草等,也須煎湯代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