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治療設計原則-間隙分析:
一旦決定進行正畸治療,首先考慮的是間隙問題,影響和決定間隙的因素有四個:
(1)、排齊擁擠牙齒需要間隙;
(2)、整平下頜牙弓需要間隙;
(3)、糾正頜間關系需要間隙;
(4)、支抗喪失需要間隙彌補。
1、排齊擁擠牙齒需要間隙
(1)模型直接測量所需間隙:直接在記存模型上測量第一磨牙近中每個牙齒近遠中寬度,其總和作為所需間隙(space required)。將牙弓分為四段,測量每段的長度,其總和作為可用間隙(available space)。將可用間隙值減去所需間隙值,即為牙量骨量不調的值。負值表示頜骨骨量不足,正值表示牙弓內存在間隙。
(2)間隙估計所需間隙:間隙估計主要用于計算未萌恒尖牙、雙尖牙寬度。直接在x線片上測量未萌尖牙、雙尖牙寬度存在x線的放大率或變形的缺點。
(3)使用moyer預測表計算間隙的大小。
(4)TANAKA計算公式:使用TANAKA計算公式,計算所需要的間隙大小。
上頜未萌尖牙、雙尖牙寬度=下頜切牙寬度/2+11mm
下頜未萌尖牙、雙尖牙寬度=下頜切牙寬度/2+10mm
2、整平下頜牙弓需要間隙
在所有骨骼關系中不調的錯頜中,幾乎都存在著過陡的spee's曲線,前牙深覆頜必須整平,以便于上頜切牙內收,使上下頜牙齒交叉咬合接觸。當下頜弓被整平后,將占據較多的牙弓長度。
牙弓長度的獲取有兩種方法:①前傾切牙;②遠中移動磨牙。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前者雖然容易但不穩(wěn)定,應當盡量避免;后者移動比較困難。因此只有額外提供間隙或使用復雜的矯治機制和支抗系統,才能夠豎直或遠中移動磨牙。
3、支抗喪失
矯治過程中,牙齒將朝著所希望的方向移動。但在移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反作用力,這種反作用力釋放在支抗牙齒上,將導致支抗牙齒的不應有的移動。在活動矯治器的治療中,前牙的后移將利用60%的拔牙間隙,而磨牙的近中移動占據 40%間隙。國內報道,無論采取何種支抗控制方法來增強支抗,磨牙始終會近中移動至少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