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秋燥:
秋深初涼,稚年發(fā)熱咳嗽,證似春月風溫證。但溫乃漸熱之稱,涼即漸冷之意。春月為病,猶冬藏固密之余,秋令感傷,恰值夏熱發(fā)泄之后,其體質虛實不同。但溫自上受,燥自上傷,理亦相等,均是肺氣受病。世人誤認暴感風寒,混投三陽發(fā)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若果屬暴涼外束,身熱痰嗽,只宜蔥豉湯,或蘇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屬,僅一、二劑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熱病,與瀉白散加芩、連之屬,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變。當以辛涼甘潤之方,氣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汁。
秋燥一證,氣分先受,治肺為急。若延綿數(shù)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輕浮肺藥可醫(yī),須審體質證端。古謂治病當活潑潑地,如盤走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