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的知音和伯樂:
明朝李時珍寫的劃時代的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對中國醫(yī)學、養(yǎng)生學、營養(yǎng)學、甚至動物學、植物學都有客觀的記錄、精辟的分析與論述,四百多年了,這部書一版再版,長銷不衰,影響深遠。不過,當初《本草綱目》的出版卻很不容易。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這部書,花費了二十七年的時間。萬歷七年(1579年),李時珍帶著《本草綱目》的手稿來到南京,想找一家“書坊”(即現(xiàn)在的出版社)將這部書刻印出版。然而,由于當時李時珍沒有什么名氣,在書商眼里,他不過是來自湖北山區(qū)的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而且,像《本草綱目》這樣一部52卷的巨著,既不是適合市井口味的小說,也不是能讓讀書人考取功名的工具書,出版后也不會成為熱銷書,所以,書商對李時珍拿來的《本草綱目》的書稿都不感興趣,沒有人愿意出版。
面對無人出版的窘境,最后,李時珍決定想一想別的方法。他到離南京不太遠的太倉拜訪了當時的文壇領袖王世貞。不過,李時珍和王世貞只有過一面之交,當年王世貞在湖北出任湖廣按察使的時候曾見過李時珍一次。世事變幻,當時李時珍也不知道王世貞這個大名人愿不愿意幫自己,只是想請王世貞為自己的《本草綱目》寫一篇序,來提高《本草綱目》的身價。
王世貞是一個很有慧眼的人,他熱情接待了李時珍,并認真聽了李時珍對于《本草綱目》這部書的論述,且甚為賞識。但是,王世貞當時卻沒有答應為《本草綱目》寫序,他要李時珍先把《本草綱目》的書稿留下來,他要認真讀完全書后再決定是不是為這部書寫序。
李時珍《本草綱目》的書稿在王世貞那里一放就是整整十年。王世貞認真閱讀了《本草綱目》這部書稿后,在萬歷十八年(1590年)新春的元宵節(jié),欣然為《本草綱目》寫下了一篇洋溢著由衷贊譽的序言,稱其為“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寶也”。在序言中,王世貞還不忘向當時的“書坊”極力推薦這部書。這十年中,李時珍及其后人也沒有停止對《本草綱目》這部書的不斷完善。
由于有了王世貞的熱情贊賞和大力推薦,默默無聞的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很快得到了書商的青睞。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綱目》一書終于出版問世了,以后越傳越廣,有多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