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編輯推薦
脫肛的癥狀及分類—醫(yī)師分階段考試??键c,很多人都想知道,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下:
脫肛的癥狀與分類
1.癥狀 脫肛又稱為直腸脫垂。多見于幼兒、老年人、久病體弱者及身高瘦弱者。女性因骨盆下口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發(fā)病率高于男性。
起病緩慢,無明顯全身癥狀,早期便后有黏膜肛門脫出,便后能自行還納,以后漸漸 不能自然回復,須手托或平臥方能復位。日久失治,致使直腸各層組織向下移位,直腸或 部分乙狀結腸脫出,甚至咳嗽、蹲下或行走時也可脫出?;颊叱S写蟊悴槐M和大便不暢, 或下腹部墜痛,腰部、腹股溝及兩側下肢有酸脹和沉重感覺。因直腸黏膜反復脫出暴露在 外,常發(fā)生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故肛門可流出黏液,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
2.分類 直腸脫垂可分為三度:
(1)一度脫垂 為直腸黏膜脫出,脫出物淡紅色,長3~5 cm,觸之柔軟,無彈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納。
(2)二度脫垂 為直腸全層脫出,脫出物長5~1Ocm,呈圓錐狀,淡紅色,表面為環(huán) 狀而有層次的黏膜皺襞,觸之較厚,有彈性,肛門松弛,便后有時需用手回復。
(3)三度脫垂 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長達10cm以上,呈圓柱形,觸之很厚,肛門松弛無力。
關于“脫肛的癥狀及分類—醫(yī)師分階段考試??键c”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更多醫(yī)學內(nèi)容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