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二皮部應用,相信很多人都比較感興趣,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特撰文如下:
十二皮部依賴十二經脈及其絡脈運行的氣血所濡養(yǎng);十二皮部又保護了十二經脈及其脈絡,也保護了整個軀體深部各種器官和臟腑,隨時把來自于體外環(huán)境的各種信息傳遞給體內,并針對外界變化實行自身調節(jié)和適應的功能起著衛(wèi)外護內的作用?!端貑?。生氣通天論篇》里提的“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就是這個含義。在這里衛(wèi)氣發(fā)揮重要作用。皮毛為肺所主,皮部的衛(wèi)外護內作用是靠肺臟宣發(fā)的衛(wèi)氣來溫養(yǎng);皮部的宣散作用又協助了肺的吸清呼濁功能。某些疾病的發(fā)生是因為衛(wèi)氣失調,外邪襲擾皮毛,或又通過絡脈進而經脈,或最后深達六腑和五臟的結果。“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于絡脈……絡脈盛色變……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素問。皮部論篇》)可見,皮部是機體自我保護的屏障,是外邪入侵的突破孔,也是臟腑發(fā)病時由里及表反映證候的窗口。
皮部理論的實際應用相當廣泛,不僅包括針灸在內的各種外治法的指導,還包括臨床診斷辯證?!秱摗妨洷孀C的首創(chuàng)和《溫熱論》衛(wèi)、氣、營、血辯證體系的建立,都是和皮部理論分不開的。利用皮部理論進行診斷辯證不限于察絡脈觀顏色,還有望皮膚、視形態(tài)、查感覺和測電阻等內容。作為針灸臨床隨時都要涉及到的腧穴定位及其各種刺激性治療操作,也都離不開皮部。特別是各種灸法、挑刺、拔罐、藥物穴位貼敷和古代刺法中的半刺、毛刺、絡刺、揚刺、直針刺、浮刺,以及近代興起的耳針、頭針、各種皮膚針等,跟皮部的關系更為密切。可見,皮部理論在臨床各種對針灸科具有特殊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