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第1章~第4章【毒的總結(jié)】考點速記:
一、毒的基本含義:
有毒與無毒,從狹義上講,是指藥物用于人體后能否造成傷害而言。從廣義上講,除指藥物的作用能否對人體造成傷害外,還應包括藥物對人體治療作用的強弱。
廣義的“毒”含義有二:一為藥物的總稱,也就是說藥即是“毒”,“毒”即是藥;二為藥物的偏性,也就是說藥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種偏性,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這種偏性就是“毒”,其對人體具有兩面性,即既能治療疾病,又能毒害人體,關鍵在如何應用。
二、確定藥物的有毒無毒的依據(jù):
1.是否含毒害成分
2.整體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適當
三、影響有毒無毒的因素:
藥物的有毒與無毒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主要有品種、來源、入藥部位、產(chǎn)地、采集時間、給藥途徑、用量、用藥次數(shù)與時間長短、皮膚與黏膜的狀況、施用面積的大小、病人的體質(zhì)、年齡、性別、種屬、證候性質(zhì),以及環(huán)境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