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臨床操作指導 > 正文

鎖骨下動脈結扎術

2010-12-14 16:0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1946年Gross首次用手術方法成功地治療了迷走右位鎖骨下動脈畸形。他采用結扎、切斷迷走的右鎖骨下動脈,并松解食管壁受壓處,解除了吞咽困難。當切斷迷走右鎖骨下動脈后,右側上肢的血供主要靠鎖骨下動脈的第2、3段豐富的側支循環(huán)來維持,因而獲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該術式得以廣泛采用。此后,Webb(1952)報道1例Fallot四聯(lián)癥患兒行Blalock手術切斷左鎖骨下動脈引起前臂壞死,Klinkhamer(1966)報道2例鎖骨下動脈因繼發(fā)性血栓形成而引起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Hallman(1964)和Pifarre(1971)也分別報道了1例結扎鎖骨下動脈后發(fā)生的竊血綜合征。因此,有作者提出在結扎、切斷鎖骨下動脈后,應將鎖骨下動脈的遠端與升主動脈或右頸總動脈進行端側吻合。

  一般來說,在嬰幼兒時期,結扎、切斷迷走的右位鎖骨下動脈幾乎完全不會產生副作用,而成年人有時則可能發(fā)生術后患側上肢的缺血性改變及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因此在兒童時期可采用手術將此動脈結扎或與食管、氣管隔開,成年人則在結扎、切斷鎖骨下動脈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可將其遠端與升主動脈或右頸總動脈進行端側吻合而緩解臨床癥狀。有一部分病例在對飲食稍作調整后便可耐受輕度的吞咽困難,因而不需要手術治療,可免除手術痛苦。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